图锐 背离阳线发出调整信号
(2013-05-07 15:27:01)
要问“经济复苏未达预期”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到底如何,近期绝对是正面的,理由只有一条:双刃剑中的正面效应——宽松提振正完全占据上风。早盘日经指数在“日本黄金周”(大长假)后的首个交易日出现大涨,自2008年6月以来首次越过14000点关口。正是因为近阶段持续宽松效应“发酵”所带来的功劳,日本央行破釜沉舟的计划相信不需要笔者赘述了:两年时间内,日本将通过大规模购买日本国债的方式把注入经济的货币总量增加一倍,所购买国债的剩余期限也由之前的3年扩展至最长40年。继印度央行降息25个基点之后,澳大利亚联储在今日盘中同样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历史低点2.75%,使得澳元兑美元迅速跳水60余点,也令市场此前传金融大鳄索罗斯的澳元空头押注再度获得成功。
澳大利亚(以下简称澳洲)联储在利率决议中指出,降息是适宜的,大宗商品价格以历史标准看依然较高,澳洲经济增长略低于趋势水平。信贷需求低迷,资源投资价值今年可能触顶,其他领域有增长空间。通胀将与目标水平一致。澳洲近期公布的疲软的制造业、居民营建许可、零售销售和商业信心数据暗示经济需要支持。而且,澳洲失业率处于2009年以来最高点,自去年此时以来普遍处于上升趋势内,联储采取措施刺激经济(形成双刃剑的“正面一刃”效应)实属必然。无独有偶,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在昨天晚间刚刚表示:“未来几周中,我们将关注所有与欧元区经济有关的数据,如果有必要我们已准备再次采取行动。我们的货币政策将保持宽松。”即再度降息。08年的金融海啸演变成经济危机之后,其是否会有反复一直存在着争论,但现在即便没有“危机”的反复,“宽松”的反复也早就是不争的事实。
由此就不难理解近期全球股指走势的强劲了(前面才说了“正面影响”),美股除了纳指的历史原因之外,其他两大主要股指均迭创历史新高,欧股屡屡逼近五年来的高点,日经指数再次站在万四整数关之上,澳洲股指虽然最近略有回落,但处在今年高点是没多大问题的。相比之下,A股走势虽然有所谓的“三连阳”来打破黑周一的惯例,总体比较起来还是显得寒碜了一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宏观上来看,这是由于刺激政策的“两难”所造成的。以上那些已经实施宽松,尤其是宣布降息政策的经济体(如美,欧,日包括澳洲),大多已经完全完成经济转型甚至是引领世界经济,比如美日靠出口高附加值产品,提振国内消费为主,欧洲同理;澳洲则依靠资源,但中国靠什么?如果中国所谓“全球第一增速”的GDP是靠完全靠投资拉起,那轻易选择降息恐怕会直接带来通胀的抬头。别忘了房价在CPI中的比重还算轻的,调控都总是“适得其反”了;目前发布4月CPI预测值的机构中录得最小值为2.1%,最大值为2.5%,预测均值为2.3%左右,略高于3月CPI2.1%的增幅,使得中国央行难以祭出如同其他各国那样激进的宽松政策(“四万亿”大跃进式的搞法已经不奏效了),自然也就难以刺激股市太多。
简单粗暴地选择降准降息,可能会导致CPI的抬头,尤其是人民币在本轮货币战争中始终处于劣势(对外升值对内贬值),使得外围印钞对我国经济内在环境的影响加剧(输入性通胀);然而不进行刺激政策的话,不考虑人民币升值的负面压力,PPI又低到承受不了了,机构对4月PPI预测值平均为-2.2%,跌幅较3月份有所扩大,也就意味着CPI在走高,PPI在走低,企业的生存环境进一步趋于严峻。因此能采用公开市场操作等数量调控工具为主的手段“微调”,央行已经是想尽办法为呵护经济出力,此时出现各地细化的“20万亿投资计划”(比四万亿周期长得多,所以不算跃进)不足为奇。但上述提振比起股市的“胃口”而言恐怕还是杯水车薪,想要又得不到满足,市场只能在这样一种环境里扭扭捏捏徘徊不前了。
其次,外围的涨升还与数据利好很有关系。比如美国经济方面不仅有就业数据的强劲推动,还有七成公司业绩超预期的直接支持,这其中就包括宝洁、福特、波音、埃克森美孚、UPS、亚马逊、星巴克、汉堡王等一系列我们耳熟能详的美国成分股;日经今天跳升的源动力之一同样来自丰田的大涨,而媒体普遍预期其业绩将高于分析师的预期。人家的数据总是“好于预期”,而我们的数据却常常“差于预期”,加速度方面落于下风,股市后进也情有可原了,其实A股方面不是没有增长确切且强劲的品种,不过它们主要集中在哪?几乎不是国企大象们,而主要是中小企业,当然银行股一直以来的稳健增长也应该予以重视,所以股市也就直接反映了这两个现象——“龙摆尾”行情是金融地产领衔,而创业板指直到今天还在创波段新高!如果把创业板指作为中国的基准指数的话,我们不也是可以“涨幅笑傲全球”的吗?
只不过再笑傲全球的走势也有需要休憩的时候,现在我们要论证的不是A股相对于外围有多“弱”,而是这看似跟风又有些独立的连阳行情能够走多久?两市最终主板双双站上了30日均线,符合昨天午评所说“多头真正主导行情”的必要条件,但还缺乏一个确认的过程。我们可以注意到,尽管股指四连阳,但今天这根阳线的成色比起前三根而言是大逊:两小板今天实际上都是下跌的,这就构成了二八间的些许背离;同时前三天阳线放量今天却缩量,有点“赶鸭子上架”的意思,活跃度的持续和股指本身的突破形成背离,同时本波连阳至今未越过4月19日形成的颈线位高点(无论价还是量),若在此形成平顶,则又构成了波段背离。一连许多背离的出现,实际上是再度发出了短线调整的信号。
这时候与其追求激进的“追高风险”,倒不如追求稳妥的“买跌”收益了,有人会说,您这个策略是否太保守了一点?没错,确实保守,但有时候“保守策略”才能活到最后。正如潘益兵兄所形容的那样:我们这么想一下,如果大盘跟春节后前面那些情况一样,又是在30日线这里遇阻回落,往下去找底重心下移的话,你在2230点以上进场,可能近期会面临七八十点的下跌风险,那么又很可能陷入到又一次指望解套的局面了,是不是?而这个位置如果拿着钱,市场真到前低2160点下的话,那时进场,无论你是买大盘股小盘股,超跌的强势的,周期性的非周期性的,行业啊区域啊,风险自然是比这里要低许多吧。其实根据我们之前的“中线不悲观”分析,即便股指再调到半年线区域以下,幅度也应该相当有限,如无意外的话2200点都可能不会被击破了,但主板的抗涨抗跌不表示个股风险不会出现,今天已经有不少高价明星股出现集中的获利回吐,相反,所谓的热点如有色带领的稀土板块真正涨停的却几乎没见几家。在把握起来相对难度较大的情况下,我们更愿意采取“保守策略”,把它们当做超跌反弹为好,接下来时间将是检验“持续性”的最好工具,就看应对背离的出现,多头能采取什么办法了?或许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下跌来化解压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