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意大利公投的临近,市场对意大利的关注度也开始逐渐上升。虽然此次意大利公投的诉求并非脱欧,而是修宪,然而这次公投的结果对意大利是否展开脱欧公投有着潜在的影响。
由于本届意大利政府(内阁)并非传统大选产生,而是2014年时前内阁解散后临时组建,根基不稳,在野党也频频对政府发难,指责其合法性。同时现任政府在参、众两院并不具有全面优势,仅对众议院50%左右的席位有掌控权,在参议院中席位则不足40%。
因此本次休宪公投的主要内容有:参议院将从现有的315名议员减至100名,参议员由直选产生改为由中央政府从地方议会中挑选;剥夺参议院的立法权,将这部分权力分散到基层。
现在可以肯定的是,公投结果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从目前公布的两次民调结果来看,支持和反对修宪的比例均接近50%。
美国一旦核心通胀突破2.5%的水平,美联储的加息预期会显著上升,预期12月美联储将加息。美国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核心CPI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2.3%,均高于预期。
研究机构艾拓思也认为,从基本面看,美国9月17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只有25.85万人,说明美国的就业市场非常有韧性,另外一方面说明美联储长时间的按兵不动起到了一定作用。判断今年加息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众所周知,美国大选将在11月份来开帷幕,美联储不太可能在11月份贸然出手。华尔街作为民主党背后的大金主,也不可能对市场釜底抽薪。目前市场把大部分的赌注押至12月份的政策会议上。
尽管根据最新联邦基金利率期货价格显示,美联储12月份加息概率仍然高达54.2%,但美元却面临着严峻挑战。美联储下调了对于美国经济的长期增速预期,正在逐渐抽离美元上行的驱动力。美联储将把加息周期拉得更长,力度更为弱化的紧缩政策对于美元走强是不健康的。
澳洲交易商GCG看来,美联储迟迟不加息意在协助白宫平衡联邦财政。当前的利率水平正在扭曲资本市场、鼓吹泡沫,终将让通胀变膨胀,美联储的做法不但眼前毫无益处,长远来看也制造了经济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