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实盘可1.14买进欧元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6-28 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www.y2cn.com
美国经济指标虽有改善,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仍超过40万,不足以明确经济已正式展开复苏,本波欧元下跌估计是多头借势获利回吐,下周预计可重上1.17,若欧元区基本面配合,7月初可冲破1.2关口。
发表于 2003-6-28 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愿如此,不过我还是表示怀疑。
发表于 2003-6-28 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jimm at 2003-6-28 01:32 AM:
美国经济指标虽有改善,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仍超过40万,不足以明确经济已正式展开复苏,本波欧元下跌估计是多头借势获利回吐,下周预计可重上1.17,若欧元区基本面配合,7月初可冲破1.2关口。


短线请不要再给人1.2的幻想了,你没看有那么多人因为1.2而被深套吗?
以勢交者,勢盡則疏。以利合者,利盡則散。

*欢迎到老虎智汇专栏*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发表于 2003-6-28 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tigerbite版主的意见
 楼主| 发表于 2003-6-28 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基本面而言,美国经济目前为止仍为收缩,昨日公布的6月份密西根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为明证(虽比预期好),欧元近期的反弹受美联储降息25点的阻击,但欧洲一体化已成型,欧元有成为强势货币的需要,若美国经济没有强劲增长点,仍在低水平窄幅波动,美欧币值比价将维持在1.17左右波动。
下周多项欧洲数据公布,数据正常的话,欧元重上1.17不会太难,若数据理想,1.2也不会太遥远。
发表于 2003-6-28 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jimm at 2003-6-28 02:37 AM:
就基本面而言,美国经济目前为止仍为收缩,昨日公布的6月份密西根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为明证(虽比预期好),欧元近期的反弹受美联储降息25点的阻击,但欧洲一体化已成型,欧元有成为强势货币的需要,若美国经济没有 ...

但是你说7月初, 就是下周了,就过1.2,也有点夸张了吧? 我说的是"短线"不要在有1.2的幻想,而不是长线.
以勢交者,勢盡則疏。以利合者,利盡則散。

*欢迎到老虎智汇专栏*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楼主| 发表于 2003-6-28 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文所提7月初到1.2是有点激进,主要也是鼓励被套者不要急于追涨杀跌。
美联储今次只降息25点而非50点反映美国经济有隐忧:
1. 对复苏迹象没信心,否则会是降50点的最后一剂双保险猛药;
2. 担心美元持续走低导致资金持续流出,引发不良反应;
3. 减息空间已很少,若降50点仍未复苏经济的话,则降息刺激经济手段将会失效,在未找到其他办法前,美国经济将会步日本后尘。
发表于 2003-6-28 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jimm at 2003-6-28 03:07 AM:
前文所提7月初到1.2是有点激进,主要也是鼓励被套者不要急于追涨杀跌。
美联储今次只降息25点而非50点反映美国经济有隐忧:
1. 对复苏迹象没信心,否则会是降50点的最后一剂双保险猛药;
2. 担心美元持续走低导 ...


相应你说的三点的一点认识如下:
1. 降25点说明对复苏有信心, 而不需要额外25点的"双保险", 而且有更大的灵活性, 下降空间仍在.
2. 其实担心主要不是资金外流,而是通货紧缩.
3. 降25点减少了和欧元的利差(虽然有限,但是仍然减少了), 而且增加货币供给会进一步抑制通紧的恶瘤,对美国经济有刺激作用. 美元的回升说明了这一点.
以勢交者,勢盡則疏。以利合者,利盡則散。

*欢迎到老虎智汇专栏*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发表于 2003-6-28 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降息25点对美国的经济随说有刺激作用,但只是短期的。随着经济复苏也会给美国带来贸易赤字。美圆的好日子应该不会过下周的。(好象有不少人对1.2充满希望啊。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理志点吧。)
想买啥你就买吧,俺管不了你。
发表于 2003-6-28 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1.2?那就赚死了!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4-6-26 23:22 , Processed in 0.074547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