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资讯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1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www.y2cn.com
中国孤胆踏入美国50年来的禁忌之地,破局又抄底
22日,一则消息沸腾了中东。据媒体报道,未来5年,中国将以不同方式,拿出550亿美元,帮助中东实现工业化。

比较一下,亚投行56个成员国,加起来的资本金是1000亿美元,而一个中东地区,中国就要拿出550亿美元,这个手笔,绝非等闲。

它是中国重塑世界工业化方向的大胆一步,而中东工业化,是美国50多年来,对外政策的最大禁忌之地,因为它会威胁到美国金融帝国的最大外部支柱之一——石油美元。

因此,中国踏出这一步,堪称孤胆之举,也是对美国资本帝国釜底抽薪的一步,未来想象,不可封顶。

有关外汇储备投资的一个似是而非的看法

在谈论更多之前,我们还有必要,先澄清一个似是而非的老问题。一旦谈起中国的对外投资,就有人说,中国又做了冤大头,只会撒钱,何不投资在国内?国内这么多落后的地方嗷嗷待哺呢?

这个问题貌似有理,实则完全错误。

中国央行手头的外汇储备,是非冲销购汇所得。购汇所得,很好理解,就是说,是从居民手里买来的,哪个国家的外汇都是这样的,所以这句是废话。

关键是非冲销,也就是说,这笔买外汇的钱,央行不是从市场上筹的,而是以基础货币的形式印的。

因此,这笔外汇所对应的人民币,在国内已经到了个人手中,它早就以不同的形式(比如有人买房,买股票,有人做投资,有人做慈善),对中国经济投资了。外汇储备如果在国内投资的话,会造成真正的货币双发,也就是一块钱的资产抵押,发了2块钱的钞票。这不可避免地导致恶性通货膨胀,所以,中国当前的外汇储备,只能投资国外。

央行目前手头外汇储备,是3.3万亿美元。这笔钱,怎么花,是个大问题。因为购买美国国债,收益是很低的。其他国家的国债,还不保险。所以,做一些稳定收益的有国家担保的贷款,是比较好的,起码比美国国债收益高一些,美国国债就是个保险,收益非常一般。

这次550亿美元的促进投资方案,是怎么回事呢?不妨具体看看这些意向,150亿美元的中东工业化专项贷款;100亿美元商业性贷款,支持开展产能合作;100亿美元优惠性质贷款;同阿联酋、卡塔尔设立共计200亿美元共同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中东传统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高端制造业等。

可以看出来,基本是贷款,利率应该会以美国国债为参照,很大概率不会低于美国国债收益。

美国输出工业化,成就一个金融帝国,关键是选对了方向

重要的是,这些贷款,是随着中国的产能一起输出的,因此,有利于将国内的产能变现为海外资产,为什么如此,朋友们可以参阅1月17日政经纵横谈《亚投行用美元结算,暗度陈仓的典故,要重演了》。其实,输出工业化,这件事情,迄今做得最成功的,是美国。

从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开始大规模的工业化输出以来,美国的海外资产,从区区数千亿美元,暴涨到了今天的23万亿美元以上,这是美国成就今天的金融帝国的最重要基石。

其实,当初美国人的高明之处,不仅在于输出工业化,更重要的,在于输出工业化方向的战略选择!

当时的情形,是世界油价刚刚经历了10年暴涨,苏联正处于巅峰时代,在1979年出兵占领阿富汗之后的几年里,西方还看不到苏联后来的突然崩溃的可能。

要知道,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1988年他75岁生日的时候,还写了一本名为《1999,不战而胜》的书,在书中,尼克松认为苏联在今后依旧会采取进攻主义政策,美国要争取占上风,除了要改进与苏联的谈判方式,保持与苏联的竞争优势之外,就在于将其美式自由主义精神传播到世界,尤其是中国。由此可见,即使在苏联、东欧事变前夜的1988年,美国还没有预料到苏联会在2年后突然分崩离析。

在1980年代,美国决定输出工业化开始之际,就已经把目标,锁定了改革开放的中国,因为,这是最好的、将中国从苏联的势力范围里拉出来的办法。

历史证明了这个选择的巨大威力,中国与西方市场,建立了最紧密的经济与资本联系,失去中国经济与市场的苏联,不到10年就土崩瓦解。

当然,美国在主导向中国输出工业化的过程中,并没预见到后来物质财富生产能力的失控问题,也就是中国自身生产能力的崛起,会对美国庞大金融帝国的利润来源形成威胁的问题。不过,总体而言,中国的竞争是符合西方规则的竞争,美国是可以接受的。

印度工业化,与中东工业化,以前只有一种可能

从历史来看,一个时代,只有一个区域能够比较好的实现工业化。在中国工业化的时代,差不多走完之后,全球目标已经在聚焦下一个工业化的区域。从历史可以知道,这不仅是经济的布局,更是地缘政治的大布局。而全球,有资格引导这个布局的国家,只有区区几个。

当前来看,最有潜力实现新一轮大规模工业化的区域,有两个。

一个是中东,一个是印度。印度的优势是人口密集,但资源贫乏;中东的优势是,人力资源、油气自然都很丰富。人口规模大约5亿,能源的价格低的要命,沙特原油开采的成本,是6美元一桶,比较一下,中国是30美元一桶,美国是40美元一桶。

这两个地区,谁先实现工业化,其实意味着不同的地缘政治结果的。这点,我们看看美日的选择,就知道了。

美国与日本,现在力挺的是印度的工业化,日本不仅曾经提出1000亿美元的贷款计划,要帮助印度搞基础设施建设,而且公开主张与印度搞价值观同盟,压制中国。美国智库与媒体,也鼓吹印度将来会超越中国。美日的用意,是扶持印度,来制衡中国。
中东地区渴望工业化的历史,已经有60多年,但一直不受西方欢迎,首先是因为,在西方的潜意识里,中东地区是西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冲突之处。美国人亨廷顿,曾经写过《文明的冲突》,就谈到西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难以调和,这极大的影响了西方国家对中东国家的产能输出。

当然,美国之所以不愿意中东工业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它想控制中东国家,把它们当做是自己的棋子,势力范围。因此,希望保持中东地区,作为单纯能源供应国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控制这些国家。

而压制中东地区工业化,也是迫使石油美元,长期投资美国市场的一个保证。这一点,美国知名的政经学者,赫德森就曾专门谈过,他指出,沙特等中东国家,想通过石油美元,实现本国工业化的梦想,注定是不受到美国欢迎的,是美国对外政策的禁忌之地。只有不断地购买美国国债,才是美国所乐见的事情。

所以,中东工业化失败似乎是必然命运。

只有中国,能够重塑世界工业化的道路

可以说,从地缘政治,文明背景等角度来看,在中国之前,没有哪个国家有力量,能改变中东工业化的命运。

首先,没有哪个国家,有中国这样的文明宽容心态。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美国的一个很有名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全世界的大国中,中美是两朵奇葩,美国是宗教信仰程度最高的国家,而中国是宗教信仰程度最低的国家。

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中国是最容易和不同文明不同宗教信仰的国家合作的。

记得2015年8月10号的《纽约客》杂志,曾经做过一个题为《在埃及卖内衣的中国人》的报道,说的就是,中国人可以突破其他西方国家,所无法突破的中东习俗禁忌,和中东国家做任何生意。这点,对很多西方国家,是不可想象的。

确实如此,中国的这种文明宽容的特质,非常有利于中国与中东国家合作。当今的中东国家,不论是逊尼派掌权的沙特,还是什叶派掌权的伊朗,或者是世俗化的埃及,都与中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这样的情形,在全世界大国中,可以说,绝无仅有。

所以,向中东地区输出工业化,是中国所独有的优势。其他国家,即使有这个想法,也难以做到。也就是说,只有中国,才能这样去一力独揽,改变下一波世界工业化浪潮的地缘格局。

对美帝的釜底抽薪,说到底是更大一级别趋势的产物

一切变化,看似设计,但最内在原因,都是发乎自然。

中国与中东在经济上远比中印要互补,帮助中东工业化是成本更低,收益更大的选择,而中东选择中国,也是如此。

中国的这一步,将不可避免地带来,有利于中国地缘政治的变化,它会冲销美日力挺印度工业化战略,对中国的制衡效果;同时会对美国的金融帝国,形成釜底抽薪的效应。

对美国这个金融帝国来说,最害怕的事情之一,就是石油美元,离开美国,变成石油欧元,或者石油人民币。

欧元局限于西方文明的偏见,难以从根本上威胁石油美元,而人民币则不同,此次中国力挺中东工业化,已经显示出了中华文明包容性的巨大优势,随着中国向中东输出工业化,石油人民币,必然会成为选项。

这是美国50多年来,一直极力阻止的事情。也是美国反对中东工业化的真正原因所在。

而这一切,未来将可能会成为泡影。

但是,这也许并非中国所有意设计。

从根本上来说,它是更大一级趋势的产物。譬之春夏之时,发育万物,何等盛大流行之气!然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岂无风雨雷霆,亦只时发间出,不见匠作之迹。这便是最高级别的趋势。


 楼主| 发表于 2016-2-1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球产油国联手削减原油产量?分析人士说不靠谱

在油价维持低迷、主要竞争对手又不愿减产之际,一些产油国似乎有些撑不下去了。上周有传闻称,俄罗斯官员透露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下称:欧佩克)国家有减产提议。本周日有消息称,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说欧佩克与非欧佩克国家接近达成减产协议。

据路透社报道,俄罗斯上周四称,欧佩克提议各国减少原油产量多至5%。如果能达成共识,这将是10多年来为了减少原油供应过剩及提振油价的第一份全球协议。

在被问到沙特是否提议减产时,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Alexander Novak)说:“实际上,此事之前的确提起过,每个国家减产多至5%。”“但这一议题还有待商榷,现在谈这个还为时过早。”

诺瓦克还表示,有人提议在欧佩克和非欧佩克国家之间举行一次石油部长级会议,而且俄罗斯已经做好准备参与谈判了,“对于减产的监管,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讨论。”

消息一经传出,国际基准布伦特原油价格几乎立刻上涨了近8%,至35.84美元/桶。但好景不长,油价又跌回34美元/桶。因为欧佩克代表团在数分钟内立即回应称,他们对下个月与俄罗斯的什么会议毫不知情,更别提减产了,“不过沙特和其他海湾欧佩克成员国愿意为市场稳定携手合作”。

对于产油国而言,自然希望看到油价上涨。油价暴跌已经使这些国家预算紧张,政局动荡。一些国家不得不让本国货币贬值。不过许多分析人士认为,减产一事难言靠谱。

纽约巴克莱银行石油分析师科恩(Michael Cohen)在发给客户的信中写道,俄罗斯和欧佩克的合作是一场“虚假的希望”。

哥伦比亚大学全球能源政策中心主管、前白宫高级石油官员杰森·博尔多夫(Jason Bordoff)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说:“有可能俄罗斯只是在试水,看看欧佩克成员国对于减产的提议会有什么反应。”

一直以来,俄罗斯对减产的提议都断然拒绝,称其油田与海湾国家不同,很难关闭,并将石油产业作为和西方国家讨价还价的重要筹码。由于吞并克里米亚以及在叙利亚战争上的分歧,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

欧佩克资深观察员、美国Pira集团创始人罗斯(Gary Ross)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说:“关键在于俄罗斯是否会真的减产。”据彭博社统计,俄罗斯今年1月的石油产量将达到每日1089万桶,创苏联时代结束后的最高纪录。

伦敦资本集团(London Capital Group)首席分析师凯利(Brenda Kelly)认为,减产的提议不太可能实现,“过去也曾有过这样的提议,但最后什么也没达成。对于减产而言,说和做是两码事,这更像是油价下跌导致的恐慌。”

沙特渴望维护市场份额,俄罗斯在冬季无法减产,再加上两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不同立场,让减产变得困难重重。俄罗斯是叙利亚总统阿萨德(Bashar Al-Assad)的盟友,而沙特则希望阿萨德早日下台。

周日的传闻似乎给全球产油国联手减产增加了一点可能。传闻称,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透露,欧佩克与非欧佩克国家正接近达成一项协议。不过,他没有透露协议的具体内容。他补充说,接近达成协议并不意味着协议肯定会达成。

上周五,委内瑞拉石油部长德尔皮诺(Eulogio del Pino)表示,他将于本周与欧佩克和非欧佩克国家的石油高官会晤,讨论减产的可能性。这些国家包括俄罗斯、卡塔尔、伊朗和沙特。

伊拉克石油部长马赫迪上周六表示,如果各产油国决定携手减产,伊拉克也会加入。

不过,欧佩克国家与俄罗斯达成协议可能也不行,别忘了美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产油国。

宏观咨询(Macro-Advisory)驻莫斯科的高级合伙人克里斯·维弗尔(Chris Weafer)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我不认为这一提议站得住脚,也不觉得真的会因此举行会谈。因为沙特的真正目标是美国页岩油产商。除非他们也同意减产,否则俄罗斯和沙特不可能削减自己的产量去帮助美国的页岩油产业。”

另外,伊朗石油解禁也让此事变得更为复杂,一名知情人士称:“此前由于国际制裁,伊朗每天损失了110万桶的原油出口,现在必须把市场份额抢回来。”最初解禁时,欧佩克成员国之一的伊朗就表示,将迅速恢复至日产原油50万桶的水平。另外,伊朗95%的收入都依赖石油。

 楼主| 发表于 2016-2-1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1月官方制造业PMI为49.4 创下2012年8月以来新低

国家统计局2月1日发布数据显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2016年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4%,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这一数据创下了自2012年8月以来40个月新低。
从12个分项指数来看,同上月相比,除购进价格、从业人员2个指数有所上升外,其他各项指数均有所下降。其中,产成品库存、采购量、进口3指数下降较为明显,降幅超过了1个百分点。
统计局特约分析师张立群认为,1月份PMI指数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表明经济增长仍有下行态势。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小幅下降,采购量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进口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等都有不同幅度下降,表明企业开年的市场预期普遍比较谨慎。新出口订单指数下降,表明出口困难仍然较大。
但从分行业指数看,汽车、电气机械器材制造等7个行业PMI指数高于50%;食品、造纸印刷等7个行业PMI指数较上月提高,表明经济结构变化的积极因素在聚集中。
“考虑到前期稳增长政策效果的进一步显现,以及今年将部署的各项政策的预期效果,预计经济增长总体仍将呈现企稳态势”张立群称。
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分析人士认为,供给侧、需求侧需要双双发力。
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接受中国证券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为稳增长采取了很多总量政策,但持续运用总量工具对结构性问题的调整效果并不见得好,反而从长期来看会助涨通胀和资产泡沫。
“应该采取更多针对性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更有针对性,对结构性问题的效果也会更好。”连平说。
中国物流中心副总经济师陈中涛则表示,针对当前形势,宏观调控要着力于供给侧结构调整与改革,增加有效供给,通过新供给创造新需求。
在他看来,一方面应加快传统行业调整、转型,使之尽快恢复稳定,减少对经济的下拉作用。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快新兴产业发展,使其在经济转型、新旧经济增长动力转换过程中,发挥稳增长的重要作用。

 楼主| 发表于 2016-2-1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瑞士或无条件对公民发钱 成人每月可领约合1.6万人民币

根据瑞士政府最新公布的一项计划,瑞士或将对成年公民每月发放2500瑞士法郎(约合16170元人民币),并对儿童每月发放625瑞士法郎(约合4042元人民币)的补助金。其中,成年公民无论工作与否都能获得补助。
据外媒报道,这一提议由一些知识分子提出,旨在打破现有社会保障制度僵化的模式。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现有社会保障体系项目繁多且效率低下,因此有观察人士建议直接发放现金补贴,取消名目繁多的社会保障项目。
瑞士左翼与右翼党派均未对提议表现出浓厚兴趣。不过,瑞士联邦政府已经批准在今年6月份举行公投,瑞士民众将投票表决是否采取补助措施。
据欧洲媒体The Local报道,如果采取补助金措施,瑞士政府每年将需要拨款2080亿瑞士法郎,相当于该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0%。
调查显示,在1076名受访者中,有大约350人(占1/3左右)相信引入补助金措施会导致人们失去工作动力。但同样一份调查显示,受访者被问及自己是否会停止工作时,只有2%的人表示会,另有8%的人表示要考虑一下。
如果公投在今年6月份获得通过,瑞士将成为世界上首个无条件、定期向所有居民提供补助金的国家。
在The Local 的调查中,有56%的受访者认为公投不会通过。不过,该调查没有说明为何比例如此之高。据分析人士估计,可能有部分公众担心政府开支过大导致增税。
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的数据显示,瑞士人均年薪约为5.84万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38万元)。TradingEconomics的数据显示,瑞士当前失业率约为3.7%。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4-10-1 01:20 , Processed in 0.05557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