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原帖由 74108 于 2007-1-16 11:17 发表
拜读佛法你便知道了痛苦和欢乐的来源,不是造成痛苦或欢乐的那些事情,而是“因”“果”。
造成痛苦和"快乐"(貌似快乐本质仍苦)的根源, 并非因果, 而是错误的追求. 快乐要向内心找,而非只攀缘外在条件. 对于一个内心贪得无厌的人,金山美女别墅权力全都给他, 无底的欲壑也永远难以用有限的物质填满, 其内心仍是苦的. 想想, 在这个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 几乎每个人的生活都在实际上比过去的皇帝有过而无不及. 但即使是生活在物质生活高度富足的上层社会, 仍时听到"某某不堪忍受心理压力而自杀"等等的消息, 随着对物质生活的无止境追求, 而对精神生活的忽视(现在那些所谓的精神生活,大多是用一种类似酒精的麻醉来使极度疲惫的神经暂时麻木一下, 岂是真正放松?). 这类的悲剧一直层出不穷. 反观那些少欲知足的真正修行人, 尤其是那些持戒精严的高僧, 在他们心目中外面的一切都是那样美好.对任何人和事物都心存感激, 包括伤害自已的人.无门禅师有偈云: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人间尽是好时节.
苏东坡一次想蹊落一位僧人,便先问他"你看我象什么", 僧人笑答,"像一尊佛". 东坡便说, "哈哈, 我倒看你象一坨狗屎". 回家便向妹妹炫耀. 哪知有修行的妹妹哈哈笑他: "还以为自已聪明, 其实你在骂自已啊. 僧人是佛在心中, 自然看到外面人人是佛; 你自已心里丑臭如狗屎, 自然看僧人也是狗屎了"
什么样的心看到的便是什么样的物.一个心里阴暗的人, 看到的世界上自然人人都是自已的仇人.
那种只以为这些都只是"宽宽心, 当个好话听听而已", 甚至以为那是为消极遁世在找借口, 都是只看到最浮浅表面现象和误解. 绝不仅仅是宽心劝人之辞, 那种从内心洋溢的快乐, 实在是一种境界.
不亲自去饮, 水之冷暖怎能真知?
[ 本帖最后由 志新 于 2007-1-17 19:59 编辑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