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弹簧

评论10191

mai楼主Lv.72 发表于 2008-6-25 14:14 | 查看全部
https://www.y2cn.com
伴随着热钱的不断涌入,“热钱”这一概念变得炙手可热,对入华热钱的估值数字也是一个高过一个——最新出炉的数字,高达1.75万亿美元,几可与我国目前的外储存量等量齐观。

  昨日,社科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专家张明在社科院网站上发表报告指出,在一定的经济学模型假设下,中国资本市场上的热钱数额惊人,已高达1.75万亿美元,这一数字大约相当于截至2008年3月底的中国外汇储备存量的104%。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mai楼主Lv.72 发表于 2008-6-25 14:17 | 查看全部
中新社北京六月二十四日电 题:热钱暗流汹涌 宜疏堵双管齐下

  中新社记者 俞岚

  汹涌而至的热钱已经成为高悬在中国经济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防止热钱“大进”之余,如何防止其“大出”,维持金融稳定,成为宏观调控新课题。

  热钱“来无影去无踪”,要想摸清底子,殊非易事。保守估计是,至今年年底,境内热钱将达六千五百亿美元,超过亚洲金融危机前流入东南亚的热钱规模。

  人民币升值、中美利差倒挂、资产价格飙升,诱使热钱近年来大举流入中国。通常认为,FDI化、虚假贸易合同、地下钱庄是热钱流入的主要途径。人民币破七之后,港币蜂拥北上,成为热钱流入新通道。

  在股市几近拦腰、楼市渐呈萧条之际,热钱究竟栖身何处?

  有专家称,不少资金趴在银行。仅人民币升值一项,年收益便在一成以上。商业银行今年以来存款的超常规增长似乎可为佐证。也有研究机构认为,热钱钟情于资本市场。有学者警告,热钱对A股的渗透已超乎想象。

  热钱“大进”,加剧流动性过剩,裹胁货币政策,令通胀压力百上加斤;炒热股市、楼市,推高资产泡沫;其舆论鼓动,又助长了国内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进一步放大金融风险。

  热钱“大出”,则更为可怕。一旦情势蹙变,热钱大规模集体出逃,人民币掉头向下,将重创中国脆弱的金融体系,经济危机并非危言耸听。日本“失去的十年”、墨西哥金融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殷鉴不远。近期越南金融动荡,再次敲响警钟。

  当前形势并不乐观。美元大幅贬值积聚强大反弹动力,人民币上半年一拨急升行情后周期性见顶预期趋强,中国经济步入本轮经济周期下行区间,境内对热钱集体撤离的担忧日盛。

  今年以来,政策组合拳频密出台,缩减短期外债余额、堵截银行违规操作、查处虚假贸易、取缔地下钱庄、打击“一条龙”存款、上调存款准备金,官方对热钱的狙击战已经加码。

  应对热钱,围追堵截固然必要,标本兼治更为关键,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则是题中要义。经济稳步增长,热钱或将变“冷”,从投机转向投资;反之,则将加速外流。

  此外,改变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或保持小幅稳步升值,消耗热钱时间成本,将令其流入步伐放缓。而防止股市楼市大涨大跌,减少热钱的抄底机会,有望减弱其对中国的投资意愿。

  “严进”同时,亦要“严出”。在金融开放循序推进之际,预警机制需继续完善,资本项目管制仍需坚持,非常时期亦不排除采取非常手段。惟有收紧袋口,才不至让热钱“想走就走”。

  如何让热钱知难而退,避免热钱造成的经济堰塞湖决堤,这场“堵”不住的持久战,考验官方宏调水平。不学鲧治水一味严防死堵,而用鲧之子大禹之疏堵双管齐下,或是可行之道。完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mai楼主Lv.72 发表于 2008-6-25 14:31 | 查看全部
中人寿卖单改27.23!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mai楼主Lv.72 发表于 2008-6-25 15:52 | 查看全部
明天会卖得更好!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mai楼主Lv.72 发表于 2008-6-26 09:21 | 查看全部
索罗斯:超级泡沫即将破灭

  乔治·索罗斯已经好多次大叫“狼来了”,结果却都被证明是假警报,不过这次他说狼真的来了——过去25年来已经形成了超级泡沫,现在这个泡沫即将破灭。

虽然不会发生上世纪30年代那样的大萧条,但日本曾经历过的10年停滞却可能重演,以致出现极其漫长的全球性衰退。

  本报讯 国际金融界投机大鳄——乔治·索罗斯在最近完成的《金融市场新典范》一书中指出,过去25年来已经形成了超级泡沫,现在这个泡沫即将破灭。

  身为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的董事长,索罗斯是位知名的投机商。他曾于1992年预测英镑会贬值,1997年又预测泰铢会走软,基于这类预测而做的投资使他赚了大钱。

  索罗斯也承认他的预言并不总是能应验。1987年,他在书中写道,世界必须放弃美元,建立一种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否则就可能会“发生金融动荡,出台以邻为壑的政策,导致全球性的萧条,甚至爆发战争”。他在1998年的一本书中写道,“全球资本主义体系……已经岌岌可危了。”但这次,他表示“狼是真的来了。”

  “日本曾经历过的10年停滞却可能会重演”

  媒体最近在华盛顿和纽约对索罗斯进行了采访,采访节录如下:

  记者:你说过,这次金融危机是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不过即便是在最不景气的时候,股市也只下跌了18%。这看起来可不像是大萧条。现在已经到了最糟糕的地步了吗?

  索罗斯:我认为房价的跌幅还会加大,比现在人们预期的还要大。有人预计年底前会从衰退中走出,我认为这令人难以信服。

  不过我能想象出很多可能发生的情况。一种就是极其漫长的全球性衰退,虽然不会发生上世纪30年代那样的大萧条,但日本曾经历过的10年停滞却可能会重演。

  就业数据仍然非常令人满意。这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美元走软刺激了出口增长,还有就是企业的状况也非常好。事实证明美国经济结构良好。

  记者:你曾经说过去25年来我们所经历的历次危机回头来看都是些“测试”,让我们相信金融体系是稳定的,鼓励我们去冒更大的风险,进而导致一场灾难性的大崩溃。这次会不会又是一次测试呢?

  索罗斯:每次政府救了我们,都会让我们更加确信市场是能够自我修正的。每次出手拯救经济的时候,都需要找到一个新的引擎,新的信贷来源和新的工具,使得信贷扩张成为可能。当人们无需首付便能全部依靠贷款购买价格虚高的住房时,新开扩张恐怕也就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我有在金融危机时发假警报的不良纪录。第一次是在《金融炼金术》一书中,之后是在《全球资本主义的危机》中,现在我又在这本书中再次发出警报。我在三本书中都预言将有灾难发生。事不过三,这次狼是真的来了。如果我们能平安地度过危机,而免于陷入衰退,那么超级泡沫的故事就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这次也许仍是个假警报。

    “我发家,只是因为我知道自己何时错了”

  记者:你的世界观迄今为止还是错误的,但你怎么却能致富呢?

  索罗斯:我发家,只是因为我知道自己何时错了。




  记者:在泡沫期,你如何保持头脑冷静?

  索罗斯:我头脑并不冷静,我也恐慌。面对这些事情,我和其他人的反应一样,也会狂喜或是失望。我要说的是,我基本上是因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才撑过来的。我过去常常因为自己犯错而感到背痛。你犯错的时候,要么勇敢面对,要么逃之夭夭。当我做出决定的时候,背痛就消失了。我的决定也并不总是正确的。我有时也会不合时宜地斩仓。 (金 霁)

  格老预计明年美国经济呆滞

  前美联储主格林斯潘班24日预言,金融危机会“持续一段时间,可能是好几个月至明年。”他表示数据显示美国处于衰退边缘,监于原油市场动荡,预料明年经济会经历一个非常呆滞的时期。 (金 霁)

  美国消费者信心遭遇重挫

  据周二发布的数据,美国6月份消费者信心跌至199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4月的房价跌势也有所加速。

  消费者信心下滑的最新迹象和房价的暴跌表明,美国人继续消费的意愿正经受考验,经济免于衰退的可能性也有所下降。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约翰·朗斯基说,2008年最后一个季度可能会一团糟。他说,到那时我们或许会最终看到GDP接连几个季度出现下滑,而这通常就标志着衰退的到来。 (金 霁)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mai楼主Lv.72 发表于 2008-6-26 14:33 | 查看全部
今天过稳,将5.09单撤了到5.06没挂中买工行!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mai楼主Lv.72 发表于 2008-6-26 14:44 | 查看全部
今天股市真是上攻失手而跌了吗?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mai楼主Lv.72 发表于 2008-6-26 15:53 | 查看全部
沪指站上2900点 银行股却不跟风???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mai楼主Lv.72 发表于 2008-6-26 22:17 | 查看全部
如果石油危机爆发 谁将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中国金融记者俱乐部高级记者 李三刀

  每桶140美元关口徘徊的油价已经使得许多石油消费国家的经济雪上加霜。

  第四次石油危机魅影若隐若现,全世界最有权势的人们开始聚集在沙特阿拉伯,除了相互攻击、推诿、埋怨、指责,这些国家的领导人们不得不绞尽脑汁对策。

  危机闪现

  把石油比作血液其实低估了石油的价值,因为血液可以再生。而石油的不可再生性,需求快速增长导致供需偏紧,一旦风吹草动,如地缘政治、美元贬值等,都会引爆油价加速上涨。

  石油价格上涨,对世界经济非常不利,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国家。按世界经合组织测算,通常条件下国际油价每桶上涨5美元,将引起世界经济下降0.25%,其中发达国家经济下降0.2%,发展中国家经济下降0.7%;在全球最主要石油消费国之一的美国,若油价每上升25%,则会使通货膨胀上升1%。

  国际金融纠纷调解中心、中国金融研究院等多家权威机构郑重提出:如果各国政府能源政策不当,油价继续上涨突破200美元的可能性很大,或酝酿成为“第四次石油危机”。

  业内专家表示:要确定石油价格的上涨是否已经到了危机的程度,主要是看它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程度,对整个社会、政治安全稳定的影响程度。

  而现在,油价的上涨已成为世界性通胀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某些国家经济、金融的稳定。因此,石油危机的魅影已现。

  很不幸,石油危机巨大的破坏力全球应经品尝了三次。三次与产油大国有关的战争使得石油的产量锐减,“工业的血液”的枯竭带来的后果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以及上世纪70年代末西方经济全面衰退。

  现在越南已被高油价拖入危机泥潭。作为世界最大产油国,沙特阿拉伯已收到多个发展中国家提出的暂缓结清油款的申请,其中包括巴基斯坦。

  油价和粮价双双刷新历史最高已经在部分国家显示威力。今年4月份,海地总理在食品价格上涨引发的暴乱中被迫下台。5月份,需进口大批粮食和石油的摩洛哥也顶不住了,只好向沙特和阿联酋借钱8亿美元,以缓解当前危机。

  曾经是战争直接引爆了石油危机。这次呢?没有战争,但石油价格像三月的风筝一样扶摇直上。美国和欧洲国家说,市场上石油供不应求导致了油价的上涨,矛头直指欧佩克;而欧佩克说,世界原油市场没有出现供应失衡现象,甚至每天原油生产还过剩约50万桶。他们将油价飙升的罪魁指向了美元。

    孰对孰错?孰是孰非?国际金融纠纷调解中心、中国金融研究院等多家权威机构认为:与前三次石油危机有别,这次酝酿中的危机则复杂的多。包括供需平衡相对脆弱、美国次贷危机及美元走软、投资基金炒作、地缘政治紧张及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认识差别等因素。

  中国怎么办?

  如果石油危机最终彻底爆发,国际舆论认为中国或许会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中国苦苦压抑着国内石油价格的井喷。国际能源署(IEA)报告称,2008年中国为补贴油价内外倒挂,付出的成本或将高达450亿美元。这相当于中国政府财政收入的5.2%。无论国有资产减盈、财政补贴 还是返还增值税、石油特别收益金,最终买单的都是全体纳税人。

  而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能源并不充裕的中国依然不得不依赖于石油的进口。

  一项关于中国未来能源供需的报告曾预测,到2020年,中国石油供需缺口将达2.5亿吨,石油消费量将达4.5亿~6.1亿吨。但是,国内可以供应的量却只有1.8亿~2亿吨,缺口达2.5亿~4.3亿吨。

  国际原油价格的步步高升使得中国政府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国际油价高企不下,国内石化石油等企业持续巨额亏损,国家要拿出巨资来补贴相关企业。可是,如果大幅提高油价又会让目前已经十分严峻的通胀形势更加恶化,有可能导致通胀失控,这将使我国经济受到重创。

  世界已经行动。6月22日,石油生产国、消费国和石油公司的代表在沙特港口城市吉达举行会议,共同研究油价上涨的原因及对策。共有38个国家、4个国际组织和30个石油公司参加吉达国际石油会议。与会国家包括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英国(首相布朗)、美国(能源部长萨穆埃尔•博德曼)、委内瑞拉(能源部长拉斐尔•拉米雷斯)等。

    中国也在着手行动。2008年11月1日至5日来自世界各国政府首脑、产油国石油部长、石油大亨、金融专家、石化企业掌门人等千余人士齐聚北京。届时,由中国金融网联合亚洲金融研究院、中国金融研究院主办的“世界石油金融大会”将如期召开。会议除了发出我们中国自己的声音,还将共同探讨“全球石油市场走向与金融合作”这个崭新的命题。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zippoLv.8 发表于 2008-6-26 23:26 | 查看全部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本版积分规则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