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弹簧

评论10191

柳长街Lv.3 发表于 2007-12-7 16:11 | 查看全部
https://www.y2cn.com
其实汇市是最公平的市场  希望楼主继续  
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king763Lv.8 发表于 2007-12-7 20:02 | 查看全部
回来吧!革命尚未成功~~~~~~~~~~~
谋  而动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mai楼主Lv.72 发表于 2007-12-11 11:02 | 查看全部
求解中国2008:物价焦点问题期待答案
2007年12月10日13:27

  求解中国2008:物价焦点问题期待答案

  肩负“两个防止”的重任,中国经济即将迈入2008年,展望明年的物价走势,有一系列焦点问题在等待答案。

  肉价会否大起大落

  受玉米等饲料价格上涨、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和蓝耳病疫情等因素综合影响,今年5月份以来,猪肉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其走势已经成为判断CPI短期走势的风向标。

  据农业部调查,9月份,生猪存栏同比增长10.4%,扭转了几个月来同比下降的局面;据国家发改委调查,10月底母猪存栏比9月份增加6.4%。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上周预测,从生猪生产周期判断,预计明年下半年生猪供给将明显改善。

  但有关专家已经提前担心,如果产能增加过度,2008年或许又会出现相关产品的大幅回落。目前,国家发改委也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的调控预案,防止再次出现猪贱伤农的情况,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发展。

  粮价还要涨到何时

  粮食价格的高涨是今年物价上涨的重要推动力之一,明年粮价的走势自然也关系到全年CPI的涨幅。

  位于冀东平原的河北省深州市东安庄乡农民王敦,似乎隐约感到明年粮价还要继续上涨。他告诉记者,现在农业生产从播种到收割都是机械作业,要消耗大量柴油。而现在柴油提价了,明年的成本肯定要增加。

  但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此前表示,我国粮食连续4年丰收,今年粮食产量预计超过1万亿斤,小麦、稻谷、玉米国内供需基本平衡。虽然玉米产量略有减少,但在严格控制玉米深加工盲目发展和出口的情况下,我国玉米也可以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要。总体上看,明年粮价可以保持基本稳定。

  这位负责人表示,大豆、食用植物油价格已涨至历史最高点,随着主要生产国种植面积扩大,明年5月份以后大豆价格可能逐步趋稳。

  成品油提价了,电价还会远吗

  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大幅上涨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11月1日,我国上调成品油价格,据预测此举将把CPI推高0.05个百分点。但由于调价半个多月以来国际市场油价继续大幅上涨,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原油价格倒挂的矛盾没有根本缓解,有人在担心,明年成品油是否还会提价?

  成品油、工业天然气的提价刚刚落定,有消息传来,提高电价的也在酝酿之中,作为上游产品,这些能源产品的提价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从更大的范围讲,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已经箭在弦上,势在必行。专家表示,我国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标准偏低,理顺资源环境价格,对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抑制投资和出口过快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但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也会一定程度推动价格总水平上升。两难之中,何去何从,2008年或将就有答案。

  货币政策到底要有多紧

  应该承认,由来已久的流动性过剩问题目前还没有根本解决,由此也导致通货膨胀的货币条件继续存在。

  5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0年来首次强调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为贯彻会议精神,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央行8日下午宣布,决定从2007年12月25日起,4年多来首次双倍(调高1%)提高准备金率。

  货币政策从紧的大幕已经拉开,加之财政政策和适当的行政手段,明年固定资产投放和外贸顺差问题有望得到好转,从而为防止发生明显的通货膨胀创造有利条件。

  同时,在美国不断降息的局面下,中国利率上调空间已越来越小的情况下,相当一部分专家建议,借助汇率工具来缓解通胀压力。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表示,但考虑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在美元持续贬值下将继续高企,输入型通胀可能给中国未来物价走势带来压力,货币紧缩和人民币升值将是政府对抗通胀的最有效方式。

  楼市股市还会涨多久

  今年以来,以股票和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已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特别是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过高,已经严重影响到公众的切身利益。

  与商品服务价格主要由市场供求决定不同,资产价格的影响因素,除了资产本身状况外,还取决于未来的再贴现率,带有相当大的主观性。

  但是资产价格的高企,会在很大程度上助长社会公众的涨价预期,从而推高物价,因此,中国社科院数量技术经济研究所李金华研究员表示,抑制资产价格过高上涨已是抑制通货膨胀的重要内容。

  记者截稿时得到消息,包括北京郊区在内的部分城市商品房价格开始出现下降,但是真降还是“假摔”,市场还广为猜疑,答案有待随后揭晓。
(记者 何鹏)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mai楼主Lv.72 发表于 2007-12-11 11:05 | 查看全部
央企赚大钱,谁来享红利
2007年12月11日07:55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禾刀   
新闻回放:国有资产飞速膨胀 央企今年利润接近1万亿元

  中央企业数量日益减少的同时,其利润“增长的势头压不住”,预计到今年年底中央企业的利润要接近1万亿元。对此,央企“掌门人”李荣融没有忘记自我美言一句,表示央企取得佳绩的原因是按市场规则竞争。         (《第一财经日报》12月10日)

  关于央企能赚、会赚、赚了大钱的新闻早就不绝于耳,动辄什么亚洲最赚钱公司,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面对这一堆堆火箭速度制造出来的耀眼光环,我们似乎有理由为央企的这些骄人业绩而狂欢。不过,这种狂欢若要变成老百姓打心眼里的由衷佩服,那还得真正建立在市场竞争规则之上。否则,全民共建的垄断企业再大,也只是多掏了老百姓的腰包,没什么实质意义,也无法消除公众对垄断企业内部管理高成本的质疑。

  央企绝大部分属垄断行业,许多还事关民生的行穿住用,是不是真正地按市场规则竞争,老百姓心里自然有一本账。以石油行业为例,据公开披露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中石油大赚818亿元,中石化赚了362亿元,尽管二者利润空前喜人,却依然没能阻止住他们以种种理由叫嚣着涨价的冲动。而决策部门稍有迟疑,很快便出现了全国大范围的油荒,老百姓叫苦不迭。垄断企业倒摇身一变,多方筹措,千方百计,似乎这油荒的源头与他们丝毫无关,一副慈善的救世主之态。

  另一方面,在垄断企业的这种利润政绩光环的背后,垄断者自己却用垄断红利大快朵颐。2000年,我国行业最高人均工资水平是最低水平的2.63倍,到2005年,比例增加到4.88倍,并呈现进一步拉大趋势。目前,电力、电信、烟草等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的2~3倍,加上福利待遇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间。 (《人民日报》 12月10日)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时常以亏本经营要挟涨价的垄断企业,却出人意料地享受着旱涝保收、超出其他行业数倍的垄断红利。当垄断与红利形成了利益共同体,那么就难免红利冲动转化为垄断冲动。这下我们应不难以理解,为什么当国家发改委抗不住石油行业的涨价诉求之后,看到涨价希望的电力行业马上跟进。

  央企到底是在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之中,还是在政策的精心呵护下成长,这想必不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都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现实的境况也是,善哭的垄断企业往往会尝到更多的甜头,甜头越大成绩越大,腰包自然也会随之鼓涨。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市场经济中,那些真正哭的企业往往山穷水尽,而不似垄断企业这些能把眼泪变成金灿灿的油水。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好运到Lv.2 发表于 2007-12-11 11:09 | 查看全部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mai楼主Lv.72 发表于 2007-12-11 12:26 | 查看全部
美联储四种选择VS美元两条出路  
2007-12-11 09:38   
    美联储本年度最后一次利率会议今晚即将召开,分析师认为,摆在美联储面前的有四种选择,但美元则只是两条出路。

    美联储最可能做出的选择是降息25个基点,并发表对经济增长担忧的温和声明。尽管这一选择可能为美联储08年进一步降息敞开大门,但这对美元而言并非完全不利,因为押赌美联储今晚降息50个基点的投资者将对此感到失望,其平仓行为将给美元些许支撑。

    第二种选择也是降息25个基点,但同时下调窗口贴现率50个基点。与第一种选择相比,这一做法将给美元带来更大的压力,但不大可能推动欧元/美元达到1.50。

    美联储可能做出的第三种选择是降息25个基点,但同时发表与通胀联系较紧密的措辞强硬或中性的声明。美联储今日采取这种做法的可能性不大,但一旦做出这样的决定,将给美元带来支撑。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前美联储货币和金融市场研究主管Brian Sack日前也表示,美国通胀预期仍处较高水平,美联储未来降息的空间可能并不大。

    美联储的第四种选择是降息50个基点,这可能是对美元最为不利的选择。最新利率期货交易显示,美联储今日降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为24%,降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为76%。

    来自SMARTMONEY.COM的资深分析师Igor Greenwald认为,美联储今晚降息多少,发表怎样的声明似乎已不再是最重要的事情。美联储的决定可能在未来几天,也可能只是几小时内吸引住市场的注意,但此后投资者将再次把目光转移至美国经济放缓的征兆上。

    与几个月前相比,经济学家对美国经济的看法已不再那么乐观。尽管失业率和就业增长令市场稍感宽慰,但预计第四季度美国GDP年率增幅将从第三季度的4.9%急剧放缓至1.0%;信贷紧缩局面还将延续;消费者支出也可能继续放缓;而房产市场衰退的结束似乎仍遥遥无期。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mai楼主Lv.72 发表于 2007-12-11 12:32 | 查看全部
谨防货币紧缩措施被负利率化解  
[王力]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07-12-11 08:59  

  如果不尽快改变存款利息差过大的状况,如果不尽快结束负利率局面,相关货币紧缩措施就可能由于治标不治本而被一一化解,房价的进一步上涨、股市的泡沫累积就难以避免,相应的,通货膨胀压力也难以在调控下逐渐变小。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仅三天之后,央行就宣布自12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法定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上调幅度较之以往的0.5个百分点增加一倍。这是今年以来第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至此,存款准备金率达到了14.5%,为20多年来最高,显示出央行收紧银行流动性的力度明显增大。预计在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求下,央行将结合市场化手段与行政手段,陆续出台一系列货币紧缩措施。

  据推算,本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将锁定银行间体系流动性近4000亿元。但是,我担心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部分效果有可能被负利率所抵消。从2004年上半年开始,我国的真实利率(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进入“负利率时代”。

  在负利率时代下,储蓄意味着贬值,本着趋利避害的本能,人们会动用资金逐利。这会导致两个结果:

  其一,推动货币流通速度偏差上升。研究表明,真实利率与货币流通速度偏差存在负相关关系,真实利率的高低决定着货币信贷的特征与变化,负利率的存在有可能通过货币流通速度渠道放大货币存量所造成的冲击。这意味着,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所锁定的4000亿元“流动性”可能部分被负利率的作用所抵消。

  其二,真实利率的高低也就决定着民众是持有金融资产还是实物资产的选择偏好。在负利率时代,特别是在负利率呈下降曲线时,民众就会本能地选择购买实物商品以求保值、升值,这会刺激居民的消费需求和存货需求,这将推动实物资产价格、股票价格上涨,加剧通货膨胀。

  多家机构预测显示,明年CPI仍将维持在4.0%至4.5%,防止结构通胀的任务将上升到防止全面通胀的高度。在这种情况下,负利率的存在显然与决策层确立的宏观调控目标相背离。央行行长助理易纲日前在一个会议的间隙表示,在比较长的时间出现持续负利率,对经济发展是不好的,这表明长期为国人所关注的负利率问题已经引起上层重视。

  为了改变负利率状况,央行几次加息,但负利率的状况并未改善。今年10月份CPI同比增长6.5%,达到近11年的高点,而目前的一年期存款利率即使不扣除5%的利息税,也才3.87%,低于通胀水平2.63个百分点。如果扣除5%的利息税,则一年期存款利率约为3.677%,低于通胀约2.823个百分点。

  而活期存款的负利率状况更为突出。活期储蓄存款利率长期保持在0.72%的历史最低位,央行在今年7月21日将其提高9个百分点后也仅达到0.81%,而同期贷款利率已经上调了7次。由此又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其一,活期存款大幅度增加。这一结果可能出乎不少人的意料,一般认为,活期存款利率的下降更应该导致活期储蓄偏好的降低而不是上升。为什么呢?因为在负利率情况下,人们宁愿把资金改为活期储蓄,以便随时进行其他投资选择,也即活期储蓄的增加其实是居民的“防卫”性选择,一旦“防卫”性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选择偏好,活期储蓄就会快速上升。1999年,我国利率为正值的时候,活期存款在全部存款中的比重仅占到24%左右,而现在随着负利率时间的持续,已经有超过40%逐渐趋近50%的储蓄变成了活期储蓄。目前,我国居民储蓄已经超过17万亿,活期储蓄约在6.8万亿-8.5万亿之间。一旦某个领域出现赚钱效应,这些资金就会在短时间内释放出来,我国房价的快速上涨与股市的爆发性上涨与此不无关系。

  其二,活期储蓄比重过大导致银行的利差加大。由于活期储蓄的利率与目前的贷款利率相比非常低,两者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差价,而这个价差正是形成银行利润的源泉。数据显示,利息差收入占国内银行机构主营业收入的绝大部分,四大商业银行平均在90%左右,股份制商业银行平均在80%左右。这与外资银行的差别很大。国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都在30%以上。

  有人因此批评我国银行业不求进取,其实根源在于因负利率等因素导致的利息差太过诱人了!事实上,不仅我国银行,就连外资银行一到中国以后,也立即入乡随俗,改变经营模式,转而重视扩大信贷业务而不是中间业务。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如果负利率的状况不改变,银行就难以摆脱不求进取的惰性思维。

  其三,巨大的利息差促使银行积极放贷。低利息的活期储蓄是银行牟取暴利的工具,而要把理论中的利润变成现实中的利润,银行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放贷款。事实上,过去提高利率难以抑制银行信贷扩张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由于活期存款利率基本上保持不变,利率每提高一次,存贷利差就会有一次相应的扩大,这是利率提高银行放贷意愿反而变得更为强烈的真正原因。

  不难看出,负利率其实是造成一系列连锁反应的重要根源。如果不尽快改变存款利息差过大的状况,如果不尽快结束负利率局面,相关货币紧缩措施就可能由于治标不治本而被一一化解,房价的进一步上涨、股市的泡沫累积就难以避免,相应的,通货膨胀压力也可能继续加大而不是迫于调控之力逐渐变小。

  (作者系《云南信息报》时政部主任、专栏作家)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mai楼主Lv.72 发表于 2007-12-11 15:39 | 查看全部
FED降息50点预期消散 美元亚市盘整  
2007-12-11 15:07  

    美元/日元周二持稳于1个月高点附近,由于美国经济数据稳固,市场对于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的预期减弱,利好汇价。

    市场目前普遍认为美联储周二将降息25个基点,至4.25%,并许诺向银行系统在年底前注入更多流动性。

    过去几个时段内,包括良好的非农就业以及意外上升的成屋签约销售指数在内的系列数据,均帮助减轻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情绪。

    投资者风险偏好情绪也有所改善,受到银行次贷损失得到亚洲及中东投资者弥补的提振。
    但交易员表示,美元/日元上扬可能有限。因美联储在本周降息后预期仍将进一步降息,以帮助信贷市场的完全恢复。

    日本大和证券SMBC(Daiwa Securities SMBC)的经济学家Yasutoshi Nagai表示:"若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将推动市场对各大央行继续降息的预期。这将导致股票及美元出现下跌。"

    Nagai预期美联储周二降息50个基点,表示激进的降息将帮助提振股市和美元/日元汇价,因为这将体现美联储解决信贷问题的决心。

    交易员表示 ,美元将在美联储利率决定公布前维持稳定,风险偏好的恢复可能利好高收益率货币,如欧元、澳元和英镑兑日元的前景。

    美元/日元亚市午盘维持在111.80附近,早盘一度升至1个月高点111.95,远离上月创出的2年半低点107.22。欧元/美元则维持在1.4725附近,小幅上扬。澳元、纽元等高收益货币兑日元出现上扬。

    交易员对本周将公布的美国零售销售数据,以及美国大型投行的季度盈利目标保持关注,以期获得次贷损失的更多线索。

    欧洲某银行资深交易员表示:"美元/日元可能受到日元交叉盘的上扬而维持稳定,但长期趋势来看仍然保持下行。英国央行上周降息,但利率水平仍然处于高位,而欧洲央行仍然存在升息风险,都不利美元。"

    日本三菱日联证券(Mitsubishi UFJ Securities)的经济学家Mitsuru Yaguchi表示,欧元区经济明年将开始受到美国经济放缓的影响,预计欧洲央行将维持利率直到08年下半年。他称:"未来3个月,欧元区经济的下行风险将增加,但我认为欧洲央行将维持利率不变。"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小索Lv.1 发表于 2007-12-11 15:45 | 查看全部
真正的焦点!!
2015 成长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mai楼主Lv.72 发表于 2007-12-12 07:43 | 查看全部
汇市进入更微妙阶段了,
但人民币升势还持续, (慢牛市).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本版积分规则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