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外汇相关 强势美元政策的弊端...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6-12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www.y2cn.com
 
   

--------------------------------------------------------------------------------


    《加图学报》(Cato Journal)近期撰文分析了美联储希冀仅仅依靠货币政策来实现汇率目标和通胀目标所面临的两难局面。这篇名为“强势美元政策的弊端”的文章指出:尽管某些时候强势美元政策能够奏效,但近期国家制造协会,美国农业局联合会,美国劳工联合会-产业工会联合会都纷纷指出科学事实显示强势美元政策并非是个常胜的神话。就连财政部本身有时也会暗示求助于强势美元政策仅仅只是因为缺乏灵活的政策手段来调控美元的汇率。
    美联储当前可谓是左右为难,试想如果通过强势美元政策达到了预期的汇率目标,但却面临着通胀目标失败的代价;或者说根本就不去考虑汇率目标,因为通过维持通胀目标也能对汇率目标的实现有所帮助。
    美联储在过去30多年里反复的跌跌撞撞中正逐渐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从90年代初期开始,联储就慢慢开始避开外汇政策而专注于通胀目标的实现,美元被抛向了外汇市场,转而由市场去决定其汇率。
    回顾过往,强势美元政策奏效的时候往往也正是市场垂青美元之际,特别是在市场对美元的需求大大高于美元本身的购买力平价的时候,效果尤为凸显。可批评家却指出这时美元的价值已经被过高的估计了,也即是说这时美元的价格并非均衡价格,这将有损于美国的经济利益,并呼吁财政部改变强势美元政策以对美元价值进行修正。
    当美元的汇率已经超越了其相对购买力平价时,美国的商品和服务将会由于定价过高而在世界市场上无人问津。98年以后美元汇率的上扬严重侵蚀了美国制造商和农产商在全球的竞争力。理论上讲,这种状况为套利交易创造了机会,进而又将会打乱全球的需求态势,致使物价和汇率作出调整以最终恢复相对购买力平价。但令人恐惧的是这一周期往往需要耗费数年的时间,经验告诉我们平均周期一般约在4-10年间。就算美元最终回到了其相对购买力平价,但外汇市场上的汇率均衡却令人担忧,因为这并非完全是由市场自然决定的,或者说是支配,而是搀杂了货币方面的因素。货币因素最终对汇率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诸如油市震荡,特殊产业生产力变化等因素反而成了边缘因素。
    但是当美元偏离相对购买力平价导致本国制造业和农业全球竞争力下降的同时,相关资本的流入却又帮助了美国的投资。我们是否能作出这样的结论:财政部用制造业受损的代价施行强势美元政策以促进投资?财政部如果要坚持强势美元政策,必须要真正能够熟练地操纵汇率。
    在美国,依照法律规定,财政部一主要职责则是管理控制国家汇率系统,财政部管理着外汇稳定基金——包括外币资产和美元计价资产——以对外汇市场进行必要的干预。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负责执行财政部和联邦储备系统的所有事务。通常来说,纽约联储负责直接与各商业银行打交道,当然有时也会通过“经纪人市场”进行干预,商业银行则充当其代理的角色。
    纽约联储的公开市场办公室负责管理整个美国银行系统的储备以实现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为其货币政策设立的联邦基金利率。一般来说,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负责根据国内的通胀情况,商业周期的发展和金融状况等客观因素来设定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可是通过联储的这一套运营程序可以自动的避免对现有货币政策进行干预。
    只有联储能够一直通过货币政策来决定名义汇率;而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只有在极少数的情况下,在美元汇率产生异常波动时才能通过对货币政策进行调整作出应对。但有些时候,这也使得国家中央银行必须在通胀目标和汇率目标中作出选择。如果要避免汇率的继续上扬,在什么程度范围之内的通胀是可以接受的?或者说要避免通胀,能够容忍的汇率上扬限度又是多少?
    为了论证这两个政策目标之间潜在的冲突,专家考虑了导致外汇市场出现动荡的四种不同因素,最终发现只有在影响外汇市场的潜在因素来自国内和没有人为操纵货币政策的情况下,才能够在不影响通胀目标的前提下实现汇率目标。

    国内货币需求动荡:
    如果联储的货币发行量慢于市场对货币需求的增长,相对于国外的通胀率而言,美国本国的通货膨胀率将会下跌。并且为了符合相对购买力平价,美元将会升值。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联储通过改变现有货币政策比如说购买外币或是通过正常的公开收购国库券等手段对美元的升值进行打压,那么联储同时也需要根据货币需求的增长来相应扩大货币的供应量。这样,美元的汇率将趋于稳定,而国内通胀率也不会进一步下跌。

    外币需求失衡:
    如果引起汇率波动的因素来源于海外货币需求的失衡,此时稳定汇率也将与通胀目标冲突。假定一外币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该国的通胀率上扬,高于美国国内通胀率,那么美元也将引起人们的兴趣。
    联储可以通过加大美元供应量来消除市场对美元的名义需求,但这样也会加重国内的通胀率。

    国内商品供应的增加:   
    非货币因素也能导致汇率的波动,为两个目标的维持带来麻烦。国内工人生产力的提高将增加国内商品的供应量,进而使商品贬值。
    如果生产力提高伴随着新资本的获得,海外资金的流入将会增长。随着国内生产力的不断升高,对美国出口的需求也会加大,海外投资者也就寻求在美国的高额收益,美元随之升值。
    尽管国内商品价格下跌,但这并不意味着通货紧缩,也无需作出货币政策的调整。但如果联储希望抑制美元的升值,势必加大货币发行量,直至形成新的供求平衡,但通胀率又会上涨。

    海外商品供应量的增加:
    海外商品供应量的增加将会使海外商品价格相应下跌,外汇市场上美元的汇率受到影响下跌。
    短期内海外生产力的增长不会对美国商品价格造成直接影响。如果美联储试图收紧货币政策来抑制美元贬值,将面临刺激通缩的风险。

    从上述四种情况可以看到,货币政策并不总是能够同步的维持汇率目标和通胀目标,从中也不难看出为什么固定汇率体系的弊端,同样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联储总是在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的问题上犹豫不决。
    文章最后指出财政部缺乏必要的灵活的货币政策工具来实行强势美元政策。事实上,美国的税收政策能发挥一定的刺激作用,通过税收政策可以吸引或抑制国际资本流动,并影响到美元的汇率。但是财政部却未能灵活的运用税收手段来实现外汇目标。


010
011
06/12<本文结束>

2003-6-12 14:54:00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5-4-4 10:00 , Processed in 0.03339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