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图书室,发现乔治.道格拉斯.泰勒一本被人翻烂,难以阅读的著作,谈到「预约法」(Book Method).泰勒于1950年代利用这套策略,追踪谷物市场.他说,市场存在着三日周期,市场走动是从内部酝酿.泰勒表示,市场酝酿走低时,会制造机会让见识高人一等的买方,从不知道这种现象的卖方里,以便宜的方法买到合约.等价格涨了两天之后,市场酝酿走高造成空头心生恐慌,纷纷回补空头部位,却想不到当天稍后,价格竟然急速下滑.这是相当有趣的理论.但是有用吗?于是我开始密切注意市场的动向.没错,市场经常开低后获得支撑,然后在当天收盘时涨到高点,然后──你说对了──急转直下.我想不出到底是谁在策划或者操纵.那似乎只是我们每天看到,亘古不变的恐惧和贪婪症候群在作崇──但是管它是什么因素?我终于走到赢家之列.
要破坏一套好操作系统,方法有许多.这些年来,我自然犯过不少错误.有了自己的「预约法」数字,我做好操作的准备,却也松懈了警戒之心,不顾后果的胡乱建立部位,结果竟在我的卖出值出现时买进,买进值出现时卖出.或者某位巨量交易员在交易场内四处叫卖,我也忍不住受到情绪上的感染,跟着自营员起哄,等到市场突然转向,才发现自己死得很惨.只有这个时候,我才会拿出前一天收盘记下的操作数字来看,并且惊觉自的的系统正确无误.只有在一天操作下来,大败亏输的报告出炉后,我才发誓一定要紧守自己的操作策略.于是我掂量自的长处和短处,并且要求自己确实遵照系统操作.
差不多同一时间,在我对自己的LSS数字深信不疑之后,一天早上,我站在债券交易场,一分报告正好发表.这份报告一定非常有利后市看涨(我纯看技术面,不太关心基本面),因为自营员开始疯狂喊高买价.这时,我看机会来了.市场泪涨到我的卖出值.我立即依买价卖出.「卖!卖!卖!」我卖给最靠近我的三个人.市场还在攀高,但是接下来一定是联邦准备理事会(Fed)调整了它的数字,因为市场马上急转宜下,出现恐慌性卖盘.
我在市场重跌后回补空头部位.这时场内交易员,以及可能包括一些一般交易人,已经掉进典型的多头陷阱里.
恐慌结束后,站在我身边,曾向我买进的那位交易员,转过头来问:你怎么知道要在那个价位卖?
我笑着说:大概只是运气好吧.
我不打算长篇大论谈泰勒的数字,以及它们如何救我于不溺.说得愈少愈好.
p102-106.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