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雅玲:利率支持汇率,价格规避技术
本周外汇市场美元汇率转入稳固调整阶段,利率预期的支持性明显。其中美元兑欧元汇率基本稳定在1.25-1.26美元水平,美元兑日元汇率则跳跃在114-115日元;美元兑英镑汇率基本在1.84美元,期间英镑有1.83美元的微幅下跌,英国经济与利率支持是稳定的基础;美元兑瑞郎汇率则稳定在1.23瑞郎,瑞士央行加息举措已经在市场预料之中,瑞郎消化提前呈现稳定局面;美元兑加元汇率基本在1.11加元,稳定性也较为明显;亚洲货币随从波动,但与日元和我国人民币连接紧密,上涨压力依然存在。
近期国际金融市场已经对美元利率上升达到基本共识,美联储6月底例会加息已经有80-90%的可能,进而主要价格指标出现回调,美元汇率主线的相对稳定,与一些关联价格指标处于正相关调节,特别是国际黄金价格回调速度与幅度远大于上涨,不到一个月时间回调达到将近200美元,明显看出黄金价格投机性因素的扩大,但是也与国际经济气候,特别是汇率与利率趋势紧密连接。整个金融市场依然依据外汇市场为主进行调整,其中包含有政策预期、技术策略、经济基础以及国际环境的多角度因素。
1、 经济数据引致的政策预期强化。一周来比较重要的经济数据在于美国的消费者物价和生产者价格指数,而同步上升趋势使市场预期增强美联储进一步加息的预期。美国劳工部周三公布的美国5月份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连续第3个月增长0.3%,整体CPI较前月上升0.4%,能源成本高涨继续影响美国家庭支出,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已开始渗入核心CPI领域,5月整体CPI增幅高于市场预期的0.2%,4月份升幅为0.6%;虽然美国5月份批发价格得到控制,主要受食品价格下跌影响,但核心生产者价格加速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这表明能源价格上扬导致整个生产部门面临一些成本压力上升,5月份原材料价格上涨2%,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原材料价格猛增6.2%,为2004年7月以来该数据的最大涨幅,反映了铜、铝及钢铁价格上涨的影响,半成品价格上涨1.1%,核心半成品价格也上涨了1.1%,双双创下自2005年10月以来的最大单月涨幅,5月份美国能源领域的成品价格较上月涨0.4%;汽油批发价格上涨2.2%;居民天然气价格下降3.1%;此外美国商务部周二发布经季节因素调整后,4月份商业库存增加0.4%,至1.310万亿美元,3月份为增加0.7%,4月份商业库存增幅低于预期,因汽车经销商和日用品商店的库存下降。但美国劳工部周二公布的5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上升0.2%,4月份PPI上升0.9%,不包括食品和能源价格的5月份核心PPI上升0.3%,4月份升幅为0.1%,5月份核心PPI升幅创下2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在截至5月份的12个月中,整体PPI上升4.5%,核心PPI较上年同期上升1.5%,高于预期的核心PPI数据和连续上涨的CPI指标,表明美国通货膨胀压力有所上升,美国决策层面所担心的能源和商品价格走高,可能将波及到更广泛的经济领域,而PPI滞后的传导性必然预示未来通货膨胀压力不可低估,美联储官员最近已经表示了对美国核心通货膨胀率上升担忧的扩大,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将在6月28日至29日的会议上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5.25%,进而给予美元带来信心支持,美元相对稳定。
2、长短期错配的利好与忧虑扩大。除上述重要经济数据带来的加息预期外,从美国经济基本状况和前景看,复杂性扩大。虽然美国经济稳定韧性突出,强劲优势十分明显,但市场依然存有疑虑,经济收缩以及短期利好和长期忧虑难缠,使经济预期判断艰难。一方面是美联储周三发布的经济褐皮书指出,4月中旬至6月初美国经济仍在持续增长,但出现放缓迹象;这一时期消费者支出似乎有所减弱,房屋市场也进一步降温,其中一些地区的经济活动表现温和,但纽约地区对2006年下半年经济前景的担忧有所加重,美联储12个地区中有7个地区公布近期的经济增长与之前几周类似,只有费城报告总体经济环境有所改善,而制造业活动增速非常强劲,其中尤以能源、半导体和航空领域增长最为迅猛,同时也有一些行业表现疲软;褐皮书认为,虽然制造商表示能源等商品成本压力有所上升,但这似乎并没有对零售业价格产生很大影响,能源价格的居高不下正在推动制造业价格的上升,但对零售业的影响较小,劳动力市场依然吃紧,薪资压力依然较为温和,住房市场进一步放缓,数年之久的快速增长之后,最近数月开始降温,与之相反,多数地区商业房地产活动持续增长,有关写字楼需求的报告整体呈现积极的一面;银行业领域,贷款活动表现不一,多数地区信贷质量依然较高,消费者抵押融资放缓,但大部分地区企业贷款需求上升或基本稳定。美联储经济褐皮书显示的美国经济有稳定,也有忧虑,但经济可持续是确定的。
另一方面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的讲话表示出对经济结构的关注,并存有长期角度的忧虑。他在本周讲话中指出,美国庞大的经常帐赤字问题必须得到解决,但这需要国际性合作,美国不可能永远维持这样的经常帐赤字水平,美国对外净债务已达到3万亿美元左右,美国净外债额已经占到了GDP的25%,未来某时外国可能不愿继续把钱借出,美国还要偿还债务,这不仅仅是美国自身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问题,外国国内需求尤其是中国内需的增长,以及东亚国家汇率灵活性的进一步提高,将有助于解决全球失衡问题,保持贸易的开放性是重要的,需避免为解决经常帐赤字问题而令保护主义抬头;相对于油价而言,利率的升幅是温和的,因通货膨胀预期得到良好控制;但近年来美国生产力强劲增长的势头看来可能会继续下去,尽管生产力增长幅度难以预测,但近年来生产力2.5%-3%的增长步伐在未来数年似乎可能持续下去,这对美国经济是非常有利的;而美国在未来5至10年向预算平衡迈进是很重要的,因为随着婴儿潮出生人口的相继退休,美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挑战;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必须得到逐步解决,去年美国经常项目赤字相当于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5%,逐步减少美国经常项目赤字符合美国和其贸易伙伴国的利益,美国需要进一步提高储蓄规模,美国的贸易伙伴国也应采取措施以降低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伯南克的讲话突出中长期的政策与结构问题,给予市场既有政策潜在调整的信心,也提示市场美国经济结构的风险。为此,美元汇率波动性窄幅,随从伯南克讲话微弱向下。
3、技术性因素的主导策略依然主导。当前金融市场依然突出技术策略的调整,并随从政策预期和经济状况而超前运作。比较明显的表现有股市,特别值得关注美国股市7天下跌,美元汇率7天上升,并非简单;随从的还有石油和黄金价格,黄金调整更突出;当前金融和资源市场价格一方面恐慌于政治、经济因素,顺势炒作预期,获取利益;另一方面也在于一些国家或地区战略、策略的运用,超前的市场预期与超前的政策预期并行,不仅带来预测难度,也有炒作空间,进而价格波动扩大包含深刻的政策与策略。全球投资者面对巨大的流动性,谨慎、恐慌面对风险,不仅支撑了美元走势,也消化了泡沫,未来必有更大的冲动。资金经理抛售股票、商品和新兴市场资产,转买美元,力图寻求避险,更想增强资产的流动性;但却加大市场风险和经济影响;因此市场认为美元前景并不乐观,美元跌势将延续,投资者将面临沉重损失,这是否属实有待观察。美元战略与策略顺势调整、顺势主动不是一句空话,其有经济基础和条件,更有充足的市场和机构,经济短期优势和问题与长期优势和问题不是全面负数或全部正数,相互交替和交缠,对美国经济或美元汇率已经是一种效率,而非压力,值得思考。这一现象开始看上去好像是对市场信心的考验,而实际上与投资者投资部位有关,其中包括日本投资组合的海内外调整。巴克莱资本的研究认为,实际上过去6年欧元兑美元汇率与风险指数关联性不大,该风险指数系由若干重要风险指标构成,最新的市场部位指标显示,美元空头部位减少了三分之一,而欧元多头部位减少一半,似乎可以考量投资者在规避什么风险。综上可以表明的是金融市场投机因素依然较大,价格依然具有大幅转涨的可能,未来价格起伏将会进一步加大,风险不可掉以轻心。
预计短期美元有可能回调,一方面是政策和价格预期消化性,另一方面是市场焦点忽略性,预期与价格对加息调整和对美国政策把握并不会有太大影响,或有利于加息的综合把握,其中股市投资信心较为重要,美股再上11000点,加息预期依然强化,其中的策略因素是不容忽略的。因此,美元兑欧元汇率将会在1.25-1.28美元波动,或许有冲刺1.30美元的机会;美元兑日元汇率将复杂于113-116日元,日元利率不清晰是影响因素之一,而日元利率作用在当今应该有限;其他货币将随从波折,英镑上涨动力充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