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弹簧

评论10191

mai楼主Lv.72 发表于 2007-9-28 14:23 | 查看全部
https://www.y2cn.com
谭雅玲:欧元经济基础失实的争议扩大伤合作    2007年09月28日08:29 
  本周外汇市场继续出现美元全面弱势状况,美元指数依然在78.19低线之上,继续维持15年的低水平,市场美元悲观论点依然主导市场价格趋势。其中美元兑欧元汇率进一步从1.40美元走低为1.42美元,美元兑日元汇率依旧在114-115日元之间徘徊,日元波动和市场气氛低于欧元;美元兑英镑汇率基本稳定中英镑有微弱回调,价格从2.02美元走低为2.01美元;美元兑瑞郎汇率也随从英镑汇率在1.16-1.17瑞郎上下盘整;美元兑加元汇率稳定在1.00加元;美元兑澳元和新西兰元汇率在小幅上涨状态,价格在0.88美元和0.70-0.75美元,新西兰元波动幅度略大。亚洲主要货币依然面临上涨压力,本周比较突出的是泰国泰铢上涨趋势引起泰国央行关注,泰铢今年以来的上涨幅度为5%,与去年14%的上涨减轻,但在外围环境急剧变化中,泰国央行始终保持警惕性,随时准备干预汇率,维持泰国金融稳定。

  外汇市场当前汇率走势的焦点依然集中在主要货币的利率走向,其中美元利率趋势依然倾向于向下调整,但依然存有不确定性和争论性见解,但是对于美联储9月18日草率的大幅度降息对策则出现越来越多的指责或质疑,因此,未来美联储利率抉择方向有待于观察,经济态势是主要参数。而市场一周更多的焦点和评论则转至欧洲央行未来的对策。尤其是伴随欧元升值趋势的加强,欧元汇率与利率敏感度扩大,争论与质疑逐渐上升,未来欧元将面临考验,更多或许是风险。

  1、 欧元经济状况与环境脱离现实的失真。从最新的欧元区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水平看,逐渐上涨的汇率和利率不是提升欧元经济竞争力,反之欧元区经济脆弱、乏力继续成为突出特点,进而欧盟以及欧洲中央银行先后向下调整了欧元区今年和明年的经济增长预期。欧洲央行预计欧元区2007和2008年经济增长将分别下降为2.3%和2.5%,预计两年通胀均增长2%;央行此前预计07年增长为2.6%。因此,目前欧元汇率水平进一步超出2004年1.37美元的高位,呈现1.4198美元的历史新记录似乎脱离欧元区经济趋势,反向经济基本面的态势,一方面表明欧元自去年以来一直比较乐观的经济预期失真,并且高估自我状态的乐观性恰好制造了欧元投机的氛围,从长远看将愈加不利于欧元稳定;另一方面是与欧元区比较以及竞争尖锐的美元和美国经济,尽管两者之间比较,欧元区第二季度经济增长从第一季度的0.8%,下降为0.3%,但美国同期却从0.6%上升到4%,而周四的修正值也维持3.8%的较高增长。这两组数据带来的结果应是美元升值、欧元贬值,但市场价格却反向经济基础,美元贬值与欧元升值突出。虽然从结果看,美国次级债是形成美元贬值最为重要的基础,但是在次级债刚刚爆发之初,金融市场的表现是美元上升,美国股市下跌,而在次级债通过各国央行对应措施注资之后,金融相对稳定呈现之时,美元则大幅度的下跌,这种状况很大程度来自美联储9月18日下降利率,但是美元基准利率4.75%的水平和欧元基准利率4%的差异,本应继续维持美元强势,而不利于欧元的上涨,但是市场结果却与经济和政策背离。综合近期欧元和美元经济角度数据看,欧元依然具有经济不确定,并没有亮丽的经济指标支撑,其中包括工业生产下降数据,进而对当前欧元升值需要综合战略与策略,包括市场技术与机构设计的风险去把握和思考。

    一国货币升值虽有助于降低进口商品价格,但同时也会对出口形成打击。欧元区最大的国家--德国的忧虑尤为明显。德国最新Ifo的数据显示。金融市场近期动荡已经冲击了德国企业信心.,德国智库Ifo周二公布9月Ifo企业景气判断指数为104.2,低于预估的105.0,而8月为105.8;金融市场动荡已经产生了冲击,未来德国经济偏离增长的轨道的关注需要继续跟踪。德国企业景气判断指数的下降意味着欧洲央行维持利率不变的决定是对的。同时法国有数据显示法国外贸平衡状况日趋恶化,逆差逐月扩大。法国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在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持续上涨,金融市场欧元坚挺、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的大背景下,法国外贸平衡状况日趋恶化,外贸逆差逐月扩大,初步统计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法国外贸逆差达31.45亿欧元,7月份攀升至33.04亿欧元,其中6月份法国外贸出口额为338.94欧元,进口额为370.39亿欧元,7月份外贸出口额为339.62亿欧元(增长0.2%),进口额为372.66亿欧元,增长幅度为0.6%,而今年前7个月法国外贸累计逆差总额达182.66亿欧元,最近12个月外贸累计逆差总额高达303.47欧元。因此,法国多数经济学家认为,今年后几个月法国外贸前景可能更为暗淡,逆差规模仍将持续扩大。法国经济贸易等变化以及政策主导官员的意向似乎贴切法国实际状况,但未来却不利于欧元区整体合作和和谐的发展。

  2、 欧元政策应对与前景判断特殊的变化。从欧元区面对未来的政策协调看,由于汇率急速上升,加之经济脆弱,尤其是美国引起的全球次级债风波的前景压力,欧洲中央未来的抉择已经面临反转、随从美联储的可能。欧洲央行行长已经明确表示近期加息的概率下降,欧洲经济金融官员也表示需要降息。在汇率上升与利率下降的交错中,不和谐的声音继续成为欧元区的焦点。其中法国继续表示强烈的反对欧元上涨与利率下降的意愿,并担心欧元升值对出口竞争力和生产力水平的伤害。德国有两种不同的见解,但多数关心欧元升值对德国出口以及未来经济压制。此时,欧洲中央银行则强调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不赞成评论汇率高低,其实这背后掩盖的是欧洲对欧元上涨的无奈,并非是欧洲央行或欧洲人自己的选择,是自我不可把握的趋势。尤其是欧洲央行内部的分歧已经凸显,欧洲央行理事会始终坚持以抑制通胀作为重点的政策立场,欧洲央行的预测表明欧元区经济仍将继续增长,通胀仍存在上行风险,但央行也已经认识到当前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因此,在做出决定之前,应当详细考察未来经济数据表现。欧洲央行自2005年以来8次提高利率,未来央行理事会19名成员将于10月4日召开利率会议,目前欧洲央行内部意见两派,一边是降息、一边是加息,美元急速调整之后的欧元压力逐渐扩大。

  从欧元启动以来的历史看,欧元无论下跌或上涨,欧洲似乎都可以接纳,但是这中间带来的是欧元区的步调、态度与见解的分离和松散,不利于欧元合作的稳步前行。而从欧洲央行货币调控主旨的稳定物价看,目前欧元区的通货膨胀水平已经连续一年稳定在欧洲央行通货膨胀指标界定的2%以内,保持1.9%的水平,但这并非是欧洲改革的结果,因此从欧元区通货膨胀角度看,通货膨胀水平的回落伴随着欧元升值而现,而并非欧元区结构性改革所为,这一点需要引起关注。这一年欧元上涨十分明显,欧洲央行9月5日发表的一份声明指出,伴随着欧元区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欧洲央行将会密切跟踪形势,并随时准备"采取相应行动",这被外界解读为欧洲央行不排除降息的可能性,以遏制次级债问题的恶化。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委员奎登周三表示,欧洲央行反对汇率大幅波动,欧洲央行预估暗示经济将持续增长,而且仍有通货膨胀风险,但这一前景越发具有不确定性,各央行总裁已意识到这一前景的不确定性已严重加剧,当前欧洲央行要作的是观望,最重要的是在采取适当决定前,仔细观察所有经济数据。多数分析师预计欧洲央行将到明年初才会加息,因全球信贷危机令经济前景充满阴霾。

   3、 欧元面对美元与市场价格调整的困惑。从欧元外围环境特别是美国因素看,美元主动战略与策略至尽依然十分有效,一方面美元贬值有利于自己内部问题的解决和减弱,形成美元基础支持的充实与稳固;另一方面使欧元难以把握自我改革需求,外部焦点关注不仅延误欧元区内部改革,并干扰欧元区一些建设框架的落空,不利于欧元合作前行。从市场价格指标组合看,本周美元兑欧元和英镑汇率有所差别表现可以看出,美国应对欧元策略技巧的效应;但之前则突出于美元兑欧元和日元的组合。随着国际金融气候与环境变化,金融市场心理恐慌将必然脱离风险系数高产品,而转向风险收益较小的产品,日元利率与英镑利率差别是形成这种转换的观察角度。

  另外国际清算银行周二统计显示,截至2007年4月的3年间,新兴市场货币在全球外汇交易中所占比重将近增长了3倍,目前每5笔交易中就有1笔是新兴市场货币买卖。其在报告中指出,2004年4月的报告显示新兴市场货币所占比重仅有5.2%,增长显示出投资者近年来积极分散投资; 新兴市场货币当中港元成交量最大,新加坡则是规模最大的新兴市场外汇交易中心,日均成交额达到2310亿美元;而2001年至2004年间,新兴市场货币在全球外汇交易中所占比重只是从4.5%提高到5.2%;新兴市场货币交易分量的激增体现出新兴经济体的金融实力益发增强,这些经济体有着庞大的经常帐盈余且外汇储备迅速增加;但 截至2007年4月的3年里美元也正处于疲势。截至今年4月港元在日均成交额中所占比例从2004年时的1.9%上升至2.8%,港元在全球所有货币当中交易量排在第12位,墨西哥比索、新加坡元、韩元和南非兰特则依次排在第15-18位,俄罗斯卢布位列第20,印度卢比和人民币交易份额增长最快,前者从0.3%升至0.7%,而后者增长了4倍,达到0.5%;从地域来看,印度日均外汇成交量从2004年的区区70亿美元扩大至340亿,中国则从10亿美元增至90亿;交易量攀升的新兴市场当中,印度值得瞩目,这可能反映出印度当局放宽资本管制的努力。中国的重要性日渐上升,从香港的外汇交易份额可见一斑。香港在全球外汇交易中所占分量从3年前的4.2%升至4.4%;新加坡所占份额最大,日均成交额达2310亿美元,相当于总量的5.8%;在全球最大的外汇交易中心--伦敦日均成交额在1.3万亿美元。这些数据对于当前美元悲观氛围是一种刺激恶化,愈加扩大市场恐慌,投资和投机转移市场组合推高石油和黄金价格更加剧市场风险和方向困惑。

  预计短期市场波折将进一步扩大,美元贬值状况将扩大资源价格石油和黄金上涨刺激联动,市场"刻意"忽略美元正面数据的指引甚至"诱导"有可能是在"设计"未来美元经济与技术指标支持的反弹空间,市场风险因素扩张性凸显,上述新兴市场资金交易流动变化是潜在风险的聚集,不可掉以轻心。因此,预计短期美元兑欧元汇率有1.42-1.43美元可能,但也有稳定1.40美元观望态势。美元兑日元汇率将继续保持相对稳定,价格区间在114-116日元。其他货币随从调整,英镑汇率因素将因利率预期变数发生转变较大,但货币利差因素是短期价格迂回焦点,但货币市场转移资源市场态势将扩大。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mai楼主Lv.72 发表于 2007-9-28 15:02 | 查看全部
南极远古细菌随融冰解冻 可能释放超级病毒(图)2007年09月28日07:10 [
南极融化,可能使古老病毒解冻

南极融冰可能释放远古超级病毒

  美国科学家发现,冰冻了数百万年的南极大陆并非纯净无瑕,里面包含有许多史前细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南极冰川有融化之势,迟早有一天会释放病原体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重庆晨报9月28日报道 据英国《独立报》27日报道,冰冻了数百万年的南极大陆并非纯净无瑕,里面包含有许多史前细菌,如今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南极的冰雪开始融化,许多古老的细菌、病毒也随之解冻。

  南极发现远古病菌

  美国科学家发现,南极冰川之下并不像以前想象的那样贫瘠:来自新泽西州的微生物学家在这个地球上最古老的冰雪天地中偶然发现尚有冰冻数百万年之久仍然存活的微生物。



研究小组成员、来自拉特各斯大学的凯·拜尔多博士在死亡谷冰川表层下数米处提取到了DNA,更令人注目的是,还在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成功。他说,“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微生物并完成细菌培养的最古老的冰层。”

  发现这一古老的可繁殖基因物的意义非常重大: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南极冰川有融化之势,迟早有一天会释放病原体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更为现实的是,这一实验将有助于人类了解进化过程,以及研究如何让生命在其它星球上生存。因为这些生物体产生于八百万年之前,甚至比人类开始直立行走还要早4百万年。

  尚未发现病原体

  科学界认为该发现“意义重大”,科学家认为,一旦因地球变暖,古老细菌物种融入海洋,也不值得“大惊小怪”。拜尔多博士说,海洋细菌和病毒对人类的危害比陆地上发现的要小得多,“可以想见类似融化在地球历史上曾发生过许多次,”他说,“我们并未发现任何病原体,只是发现了与普通环境细菌相类似的生物体。”

  致病可能性不高

  专家们敏锐地指出,即使发现有古老病原体外泄,也不一定足以致病,这些病原体应与其原有的“目标”合在一起才能产生致病效果,而后者实际上早在数百万年前就已消亡了。

  无论冰川何时融化,都会给海洋带来大量的含遗传基因的物质。细菌也能与外在DNA结合产生新的物质。这是微生物获取新生存机会的主要方式之一。南极冰川的融化有利于循回微生物的进化过程。重庆晨报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mai楼主Lv.72 发表于 2007-9-28 15:30 | 查看全部

欧市,欧系又疯了!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mai楼主Lv.72 发表于 2007-9-28 16:42 | 查看全部
镑如沖上2.0300收工, 欧系更强!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mai楼主Lv.72 发表于 2007-9-28 17:01 | 查看全部
09/28/2007  00533  買入 USD 50,708.75 @2.02835   沽售 GBP 25,000.00     0.00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mai楼主Lv.72 发表于 2007-9-28 21:51 | 查看全部
等h22的数据就知美指今周能守稳0.78.00了!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mai楼主Lv.72 发表于 2007-9-28 21:56 | 查看全部
10月或许美元受打击更甚于9月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小胖狼Lv.3 发表于 2007-9-28 23:03 | 查看全部
佩服 材大气粗
高抛低收 依呀依呀哟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mai楼主Lv.72 发表于 2007-9-28 23:21 | 查看全部
刘翔输了,只得第三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blackaceLv.1 发表于 2007-9-29 00:04 | 查看全部
不愧是超级斑竹,灌一水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本版积分规则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