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每个国家,政府(央行)都是本国货币最大的庄家,对于这个问题用中国目前的经济过热来解释恰到好处,通货膨胀说来就来,一夜之间,物价就涨上去了,电煤矿油就缺口了,经济就过热了。
是什么导致经济过热,按一些央行官员的口径,是汽车,钢铁,电解铝等行
业的过度投资。但接着问下去,过度投资的根源,是价格上涨。价格上涨的根源,
是需求过热。需求过热的根源……央行官员就瞠目结舌,答不上来了。
在8. 27汇率下,美国人的一个手段,就是用尽量多的美金,来冲击人民
币体系。
固定汇率类似于一种“坐庄”系统,当卖盘太多时,“庄家”就必需要进场,
维持价格。美国人抛多少,中央银行就得要接多少。不然你这个8. 27就名存
实亡了,也达不到资助出口企业的目的。
在过去的一年中,美国人的行为可谓疯狂。大量的热钱,涌向中国。由于中
国的基本面很强,美国财团充满信心,投机资金源源不绝。
年终总结,中国央行,大约每天买进5亿美金,一年累计买入了1600亿
美金。今年1~ 6月份,短短的六个月,又再买入了700亿美金之巨。使中国
的外汇储备总量,达到了4700亿美金。
央行和普通的商业银行,有很大的区别。商业银行资源有限,而且用的是
“旧钱”。商业银行买卖外汇,并不会影响金融稳定。
而央行是发钞行,拥有“铸币权”。从理论上来讲,央行的接盘能力是无限
的。当手中一些有限的流动资金用完后,央行可以开动印钞机,大量印制“新钱”,
接下美金。
但新钱有新钱的坏处。新钞一发,后患无穷。美国人就是要这个效果。当大
量新印制的人民币流入市场,将导致物价系统的灾难。
中国的商业银行,放大系数约为2. 5~ 3. 5。中国去年的M 2货币总量,
由18万亿增长到了22万亿。总的来说,如果没有美金潮,放贷额甚至是缩减
的,商业银行甚至是惜贷的。所谓信贷失控,纯属无稽之谈。
但即使新增40000亿货币总量,对一个GDP 总量约为10万亿的经济体,
仍然太大太大。一下子多了这么多新钱,物价岂能不涨?
物价一涨,生产企业岂能不大干快上,尽量多快开工。这就是所谓的经济过
热。
联系汇率,导致人民币被低估,导致美国人冲击人民币,导致货币供应量太
大,导致物价上涨,导致经济过热。
引用格林斯潘的一句话,“如果他们( 中国) 坚持不升值,他们自己的货币
就会出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