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原油相关性罕见背离 国际油价翻身不易
从今年10月以来,美元指数与国际油价罕见地呈正相关关系。一般国际油价以美元计价,两者历史上多呈现负相关关系。尽管美元指数已经刷新14年新高,但业内人士预计,受全球经济复苏对原油需求的改善刺激,油价可能逐渐回归基本面,若产油国联合减产得到有效落实,未来产能过剩将得到缓解,促使油价进一步上升。
美元原油相关性出现背离
数据显示,截至12月20日,当季累计上涨幅度超过8%。而原油市场会受宏观经济事件和美元指数影响,但行情主要还是依照自身基本面指引,今年原油行情受供给端影响更大。
当前美元已经进入加息周期,强势难止。美联储加息背景下,全球流动性趋紧,美元维持强势,以美元计价的原油价格也将长期受到压制,各国能否遵守承诺实施减产仍然存疑,更为重要的是,供需关系的改善带来的油价回升将触发北美页岩油的回归,这也将反过来施压油价。总体来看,明年原油市场供给过剩局面将得到进一步修复,油价运行中枢也将继续上移,但北美页岩油的回归将制约油价上行的高度。
近一年以来,美元指数与国际油价走势出现了背离,在过去几年两者的负相关性达到90%以上,而在今年两者的负相关性仅为40%左右。
去年年底美国进入加息周期以来,美元整体维持强势,但从美元指数的绝对值来看,上行幅度并不大,因加息之前美元指数已处于高位,而原油在今年年初跌至26美元的低点后,由于高成本产量被挤出市场,原油供需关系改善,油价触底反弹,在此背景下,原油脱离了与美元指数之间的负相关走势。
中长期仍将压制油价
长期来看,美元维持强势仍然会对油价形成压制,但从中短期来看,油价走势更多的会依据基本面,但无论从美元角度来看还是从原油供需面来看,都不支持油价在短期内继续大幅度走强,但长期重心上移可期。若减产得到有效执行,原油市场也仅仅是处于供给过剩到供需平衡的转换阶段,这并不支持油价强势上涨,相比之下,在美国经济相对强劲以及加息周期下,美元将维持坚挺。
在美联储加息背景下,OPEC和非OPEC联合减产这对于当前国际原油供应过剩有很大的缓解作用。EIA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原油过剩大约50万桶/日,因此如果减产协议能够执行的话,那么有利于缓解过剩压力,帮助全球原油去库存,2017年原油价格下行压力大幅缓解。不过,随着油价持稳于50美元/桶,美国页岩油产量也在逐步回升,结合特朗普能源独立战略,将会解除美国国内化石能源生产限制,从而意味着OPEC和非OPEC联合减产的份额将可能被美国页岩油替代,因此对2017年国际油价并不过度乐观,北美页岩油的增产对国际油价上涨的威胁不可小觑,油价的翻身仗恐将不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