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汇粉 于 2015-12-16 15:28 编辑
在美联储12月利率决议之际,欧元兑美元走势成了外汇市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日内欧洲时段将出炉欧元区11月制造业PMI、CPI以及贸易帐等数据,但预期受稍后美联储政策会议影响,数据对欧元的影响有限。欧元兑美元周三(12月16日)亚洲时段交投于1.0944一线附近。
目前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于12月政策会议上开启近10年来的首次加息进程,20世纪90年代至今,美联储曾经历过3次加息周期,而在此期间欧元的属性也发生了重大改变,因此投资者很有必要对历史数据有所了解。
欧元的蜕变史
首先,投资者应该注意到的是欧元已经不再是风险货币,同样也不是避险资产,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如今它变成了融资货币,并且在今年8月市场充满风险规避情绪的时候,欧元上涨也证明了这一点。
2世纪90年代伊始,欧元的风险货币属性就逐渐建立起来了。欧元兑美元的走势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DJIA)的相关性也进一步加强,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10年欧元危机爆发。但是在2014年5月欧洲央行暗示将要采取前所未有的刺激政策时,两者的这种直接关系才开始脱钩。
欧元惨遭无情看空!这一次“命运”会伸以援手吗?
上图显示欧元兑美元(红色)在2014年5月之后与DJIA走势(绿色)出现背离。
从2014年6月开始,欧元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走势开始背离,这也就明显的表示,欧元如今已经成为了融资货币而不再是风险货币。
如今,美联储再一次面临将货币政策正常化,在美联储20多年来的3次加息周期中,通常每次加息幅度都是25个基点。此外,在每次加息之前,美联储并没有采取量化宽松(QE)。而此次加息之前,美联储已经进行了3轮QE,目前正准备进行近10年来的首次加息。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美联储采取了前所未有的3轮QE并将利率下调至历史低点,因此此次紧缩政策上调利率的幅度可能小于25个基点。出自金汇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