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EURUSD何去何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4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www.y2cn.com
20141004eurusd.jpg
QE2结束后,EU第一波跌1400pips,反弹1100pips。
耶伦讲说QE3可能结束后,EU第一波目前已经跌了1500pips。
继苏格兰公投,西班牙(11月加泰罗尼亚)、意大利也纷纷开始独立潮,欧洲政局不稳,欧元是否就此一蹶不振?
EU是否会在这一个月时间内有一个500pips-1000pips的反弹?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10-5 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图挺漂亮好像还要往下走一段吧
 楼主| 发表于 2014-10-5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着9月的谢幕,欧元也妥妥的从1.3跌到了1.25。再看目前形势,欧央行行长德拉基在ECB press conference上已经明确表示ECB将在未来两年买入大量欧洲ABSAsset-Backed Security,资产支持债券),结合美联储耶伦此前多次表示将结束美国QE(量化宽松),加上美国9non-farm employment change超过了200K大关,可以基本确认,未来半年,欧元兑美元将保持跌势。
上图是EUR/USD2011年至今的周K线图,可以看出,在美国QE2结束时,EUR/USD应声下落,下跌分三波,每波幅度在1500点左右,而反弹力度也渐弱,第一次反弹1100点,二次反弹880点,反弹的持续时间第一次约4周,第二次6周。从耶伦表示QE3可能结束至今,EUR/USD已经连续下挫1500点,因此技术上E/U可能有反弹压力,幅度在500-800点左右。基本面上,反弹的压力则来自德国对购债计划的大力反对。
值得关注的是,上一轮下跌中的反弹都是由一根长下影线启动,下影线约200点,而本次的下跌趋势由1.3990一路杀到1.2510,还未见明显反弹信号。
综上所述,我认为,本月(201410月)对于E/U将会是关键的一月,EUR/USD价格可能在1.2200-1.2500这一区域展开激烈争夺,我目前已经将手中的E/U空单平掉一半,获利为安。剩下一半已经做好+10点止损保护。如果本周价格触到1.2200边且未破,则持仓观察;若破1.2200则追空单;若下周反弹触止损则空仓观察,待反弹信号(下影线)确认后轻仓严损博多。
当然,个人倾向欧元破位跌穿1.20

 楼主| 发表于 2014-10-7 23:19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2620轻仓博一个反弹,损2600。看2670。日k组合有反弹的迹象。有浮赢就设+1止损。
 楼主| 发表于 2014-10-8 08:30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scdog 发表于 2014-10-7 23:19
2620轻仓博一个反弹,损2600。看2670。日k组合有反弹的迹象。有浮赢就设+1止损。

获利平仓
 楼主| 发表于 2014-10-9 09:09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2720挂多,损2700,看2770
发表于 2014-10-9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2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 10 22 基本面美国CPI 高于预期,技术面价格下破4H上升通道,看起来像是EUR反弹结束。可是总感觉时间上快了一些,如果再调整1-2周,会比较稳妥。市场目前对美国CPI也不是很敏感。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2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夜将会是多空激战的一夜。我加入空军。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7 08:55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1027 目前ECB和FED开始相互观望,颇有敌不动我不动的态势。但是对于EUR,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对于USD,没有消息就是坏消息(利空)。上一周这种倾向已经越来越明显,市场对美国的经济数据几乎不敏感。 本周料也是EUR反弹的一周,欧洲经济指标走暖,德国对ECB购债的反对也无限期拖延着欧洲式QE。而反观美国,耶伦一吹QE结束的风,股市就暴跌,Fed还有没有在11月结束qe的勇气?况且现在市场已经逐渐消化了Qe结束的预期,如果Fed不及时落实qe end,料eur会出现报复性反弹。 本周策略:博eur反弹。在大消息出来前严格止损。尽量走日内交易。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4-10-4 23:28 , Processed in 0.04595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