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zt建行2003年度国际业务经营情况分析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30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www.y2cn.com
经营形势分析材料

2003年度国际业务经营情况分析

第一部分 全行外汇业务经营情况分析
[摘要] 2003年度,在总行党委的英明决策和全行的共同努力下,我行自2001年以来外汇业务持续下滑的局面已得到初步改观:全行外汇一般性存款余额自10月份起结束了长达16个月的持续下滑,四大行占比自6月份起结束了长达26个月的持续下滑,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年末全行外汇一般性存款市场份额比6月末高出0.51个百分点,并已超过年初水平;现汇贷款快速增长,但四季度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国际结算业务量首次突破800亿美元,结售汇业务量接近500亿美元,国际结算和结售汇业务总量、业务增长量和增长率均创历史最高纪录。外汇资产质量和财务效益明显改善,外汇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下降7.07亿美元,不良率比年初下降11.76个百分点;实现外汇中间业务收入15.17亿元人民币,完成年度计划的370%,外汇业务利润37.8亿元人民币,完成年度计划的293%,比上年增长16.9亿元,增幅为80.86%,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预计2004年外汇贷款需求仍将持续旺盛,多数分行外汇资金头寸紧张的局面将进一步加剧;如果出现美元加息的情况,2004年下半年外汇存款有可能出现上升势头;全行国际结算业务量有望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外汇存款和国际结算业务应是今年全行外汇业务的重中之重。
2004年,我部将继续贯彻落实总行党委关于发展外汇业务的指示精神,协同有关部门重点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继续发挥牵头职能,逐项落实总行党委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快我行外汇业务发展的政策建议》中的各项措施,促进外汇业务规模、效益和质量的提高;第二,下大力气抓好外汇存贷款业务;第三,采取多种手段加快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第四,发挥传统优势拓展境外筹资转贷业务;第五,加强国外银行营销,拓展边贸、对台业务;第六,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内控建设;第七,加快系统开发,促进业务发展;第八,强化人员培训,提高整体素质。

[正文]
一、业务开展情况分析
截止12月末,全行外汇全口径存款余额为115.56亿美元,比年初的121.55亿美元下降5.99亿美元,降幅为4.94%,其中:上半年下降4.29亿美元,三季度下降2.05亿美元,四季度回升0.34亿美元;外汇贷款总额为96.70亿美元,比年初的76.64亿美元增长20.06亿美元,增幅为26.17%,其中:上半年增长13.89亿美元,下半年增长6.17亿美元。
2003年度,全行一般性存款日均余额为110.16亿美元,比去年全年日均余额的116.35亿美元下降6.19亿美元(年度新增计划10.75亿美元),降幅为5.32%;外汇各项贷款日均余额为90.51亿美元,比去年日均余额的72.01亿美元增长18.50亿美元,增幅为25.69%,完成今年新增计划(5.44亿美元)的340.07%。全行外汇贷款中不良贷款为9.34亿美元,比年初的16.41亿美元下降7.07亿美元,不良贷款率为9.66%,比年初下降11.76个百分点。
2003年,我行共完成国际结算业务量818.97亿美元,较2002年增长190亿美元,增幅为30.25%。完成年度计划(659亿美元)的124.17%;全行结售汇总额为483.9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8.20亿美元,增幅为32.31%。全年实现外汇中间业务收入15.17亿元人民币,完成年度计划的370%。
2003年,全行外汇业务实现利润37.8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最高水平,完成年度计划的293%,比上年增长16.9亿元,增幅为80.86%。

外汇存款情况分析
延续2002年走势,2003年前三个季度,我行外汇存款仍呈下滑趋势,四季度,全口径存款开始回升,2003年各月外汇全口径存款走势见下图:



12月末,我行一般性存款余额为110.20亿美元,比年初的113.08亿美元下降2.88亿美元(其中:上半年下降4.18亿美元,下半年回升1.30亿美元),降幅为2.55%。四大银行2003年一般性存款情况见下表:
          四大商业银行一般性存款比较表      单位:亿美元

月份    建行    工行    农行    中行    四行合计    我行占比      
年初    113.08    242.65    87.34    696.81    1139.88    9.92%      
一月    112.09    241.59    85.70    692.80    1132.18    9.90%      
二月    112.58    242.37    85.56    688.50    1129.01    9.97%      
三月    109.70    244.85    85.50    682.57    1122.62    9.77%      
四月    109.62    243.87    87.19    681.82    1122.50    9.77%      
五月    109.27    243.17    87.84    686.83    1127.11    9.69%      
六月    108.90    244.94    88.79    693.31    1135.94    9.59%      
七月    109.59    241.40    88.89    686.71    1126.59    9.73%      
八月    107.96    237.41    89.71    677.96    1113.04    9.70%      
九月
    107.77    238.04    87.77    664.85    1098.43    9.81%      
十月    110.67    233.91    89.48    666.25    1100.31    10.06%      
十一月    111.07    234.70    88.68    668.12    1102.57    10.07%      
十二月    110.20    231.79    89.26    659.33    1090.58    10.10%     

  


以上图表数据显示:2003年我行外汇一般性存款四行占比经历惯性下挫和企稳回升的过程,2003年末,我行外汇一般性存款的市场占比已恢复到10.10%,超过年初0.18个百分点,比6月末上升0.51个百分点。

上图显示了我行自2002年1月起各月的外汇一般性存款四大行市场占比走势图,从走势图中可以看出, 2003年6月起,是我行外汇一般性存款市场份额变化的历史性转折点,结束了我行长达26个月市场份额持续下滑的局面。
1.公司客户存款情况分析
(1)走势分析
截止12月末,全行公司客户存款为52.26亿美元,比年初的50.71亿美元增长1.55亿美元,增幅为3.06%,其中:上半年下降3.31美元,下半年增长4.86亿美元。2003年,存款下降金额前五名分别是:总行本级(3.77亿美元)、广东分行(1.04亿美元)、深圳分行(1.02亿美元)、陕西分行(0.39亿美元)、青岛分行(0.27亿美元);存款增长前五名是北京分行(4.78亿美元)、上海分行(0.94亿美元)、天津分行(0.87亿美元)、山东分行(0.70亿美元)、浙江分行(0.34亿美元)。2003年度,全行公司客户日均存款为49.43亿美元。

        四大商业银行公司客户存款情况比较表   
单位:亿美元

月份    建行    工行    农行    中行    四行合计    我行占比      
年初    50.71    92.05    32.46    190.60    365.82    13.86%      
一月    49.72    90.17    30.76    184.84    355.49    13.99%      
二月    50.38    90.26    30.56    178.46    349.66    14.41%      
三月    47.67    92.14    30.43    173.42    343.66    13.87%      
四月    47.80    91.38    32.28    171.83    343.29    13.92%      
五月    47.54    90.48    32.81    174.13    344.96    13.78%      
六月    47.40    91.42    33.55    180.01    352.38    13.45%      
七月    48.70    88.82    33.95    175.24    346.71    14.05%      
八月    47.47    86.53    35.69    171.44    341.13    13.92%      
九月    48.40    89.87    35.08    168.36    341.71    14.16%      
十月    52.06    87.71    37.78    175.75    353.3    14.74%      
十一月    53.42    89.54    37.67    182.00    362.63    14.73%      
十二月    52.26    88.03    38.44    176.91    355.64    14.69%     





(2)原因分析
公司客户外汇存款的回升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一是总行在6月份上调分行外汇上存资金价格,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分行吸收外汇存款的积极性;二是由于外汇贷款的需求旺盛,现汇贷款规模快速增长,部分分行承受越来越大的资金平衡压力,纷纷加大了吸收外汇存款的力度;三是人们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正在逐渐消退,企业持有外汇的信心有所恢复;四是四季度我国进出口贸易顺差明显扩大,2003年前三季度进出口贸易顺差仅为91.46亿美元,而四季度即达163.84亿美元,客观上也为企业外汇存款的增长创造了条件。
2.个人存款业务情况分析
(1)走势分析
截止12月末,我行个人外汇存款余额为57.94亿美元,比年初的62.37亿美元下降4.43亿美元,降幅为7.10%,其中:上半年下降0.87亿美元,下半年下降3.56亿美元,呈现加速下滑的趋势。2003年,个人外汇存款增长的分行有:深圳、河北、江西、新疆、海南、三峡等6家分行。

四大商业银行个人存款比较表
单位:亿美元

月份    建行    工行    农行    中行    四行合计    我行占比      
年初    62.37    150.60    54.88    506.21    774.06    8.06%      
一月    62.37    151.42    54.94    507.96    776.69    8.03%      
二月    62.20    152.11    55.00    510.04    779.35    7.98%      
三月    62.03    152.71    55.07    509.15    778.96    7.96%      
四月    61.82    152.49    54.91    509.99    779.21    7.93%      
五月    61.73    152.69    55.03    512.70    782.15    7.89%      
六月    61.50    153.52    55.24    513.30    783.56    7.85%      
七月    60.89    152.58    54.94    511.47    779.88    7.81%      
八月    60.49    150.88    54.02    506.52    771.91    7.84%      
九月    59.37    148.17    52.69    496.49    756.72    7.85%      
十月    58.61    146.20    51.70    490.50    747.01    7.85%      
十一月    57.65    145.16    51.01    486.12    739.94    7.79%      
十二月    57.94    143.76    50.82    482.42    734.94    7.88%     


(2)市场占比
2003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个人外汇存款总量呈下降趋势,2003年末,四大行个人外汇存款比年初下降39.12亿美元,其中:工行下降6.84亿美元,农行下降4.06亿美元,中行下降23.79亿美元,我行下降4.43亿美元。

2003年1至7月份,我行个人外汇存款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的占比呈现逐月下降趋势,从8月份开始回升。2003年末,我行个人外汇存款在四大行中的占比为7.88%,比年初下降0.18个百分点,比7月末回升0.07个百分点。


(3)原因分析
我行外币储蓄存款加速下滑,既有市场环境因素,也有我行竞争力不足的原因。从市场环境看,2003年我国的储蓄存款市场规模下降幅度较大,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下降金额为39.12亿美元,主要原因:一是人民币与美元利差较大,人们更愿意将美元结汇存成人民币;二是随着有关政策的颁布实施,简化了居民个人的外汇结汇手续,加大了经常项目下单次可购汇金额,个人结售汇业务更加方便、快捷;三是对外交往不断扩大,出国经商、上学、旅游、购物等需支出大量外汇。
从同业比较情况看,我行在个人外汇业务产品研发方面与同业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产品品种单一,目前大部分网点只能办理外币储蓄和外币兑换业务,没有形成个人理财业务的系列产品。二是由于前两年的产品开发缺乏统一规划,没有形成品牌优势,各分行的业务处理系统和产品品牌均由各分行自行开发设计,下半年,总行加强了这方面管理,但尚未形成品牌效应,不利于我行整体市场形象的塑造。
2003年下半年,各分行纷纷加大了业务营销力度,从8月份开始,我行个人外汇存款市场占比有所回升,特别是上海分行在11月中下旬成功推出“汇得盈”个人外汇结构存款理财产品,共募集外汇资金超过1亿美元,其中新吸收外汇储蓄存款超过7300万美元,推动了我行外汇储蓄的恢复性增长。
3.同业客户存款情况
截止12月末,全行同业外汇存款为5.36亿美元,比年初的8.47亿美元下降3.11亿美元,降幅为36.71%。同业存款余额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北京分行在DCC上线时,将原在同业存款中核算的保险公司存款(2.1亿美元)调整到公司客户存款中。2003年,全行同业存款日均余额为7.49亿美元。
(二)贷款情况分析
截止12月末,全行外汇贷款余额为96.70亿美元,比年初的76.62亿美元增长20.08亿美元,增幅为26.21%;全部外汇贷款中不良贷款为9.34亿美元,比年初的16.41亿美元下降7.07亿美元。不良贷款率为9.66%,比年初下降11.76个百分点。


1.现汇贷款情况分析
2003年末,全行现汇贷款余额为64.95亿美元,比年初的39.05亿美元增长25.90亿美元,其中上半年增长16.37亿美元;下半年增长9.53亿美元。12月末,全行不良现汇贷款为9.66亿美元,比年初的14.73亿美元下降了5.07亿美元;现汇贷款不良率为14.87%,比年初的35.06%下降20.19个百分点。
2003年末,全行外汇贷款存贷比(现汇贷款余额/一般性存款余额)为58.94%,比年初的34.61%增长28.72个百分点。



从行业投向看,全行新增贷款投向侧重于能源、基础原材料、电子通讯、进出口贸易、交通运输等行业。北京分行主要侧重于交通运输、外贸、通讯、能源行业;上海分行主要侧重于能源和基础原材料、石油化工、电子通信行业;大连分行主要侧重于在运输、市政供水;苏州分行主要侧重于机械制造和电子通信行业。
从新增贷款的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和短期贷款约各占新增贷款总量的30%和70%。中长期贷款主要集中在北京和大连分行,主要用于归还客户境外贷款。短期贷款主要为流动资金贷款。
从贷款的币种结构看,新增贷款的90%以上为美元现汇贷款,其他币种为日圆和欧元。
从贷款的利率水平看,由于现汇贷款的需求持续旺盛,新发放的现汇贷款利率呈逐月走高的趋势,四季度,上海等沿海分行外汇贷款利率平均在LIBOR+80点左右,比年初发放贷款的平均利率约高出40点。
引起我行现汇贷款迅速上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本外币利差扩大是外汇贷款需求持续旺盛的最主要原因。近两年来,由于美元等主要币种存贷款利率持续下降,相对人民币存贷款利率而言,外汇存贷款利率较低(以一年期贷款利率为例,如每月浮动一次,我行一年期美元贷款利率在没有优惠的情况下为LIBOR+1.625,约为3.1%,由于同业竞争的原因,实际贷款利率一般不到3%,而同期人民币贷款利率为5.31%),比价优势十分明显,外汇贷款需求持续旺盛。
政策导向加速我行贷款品种结构变化。去年以来,国家外汇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使用国内外汇贷款的政策(如:国家关于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以境内低息外汇贷款提前偿还境外债务等有关业务指导文件),进一步刺激了现汇贷款需求的增长,同时,由于部分客户申请现汇贷款提前归还境外转贷款,我行境外筹资转贷款总量则呈现下降趋势。
2.境外筹资转贷款情况分析
12月末,全行外汇转贷款余额为31.75亿美元,比年初的37.59亿美元下降5.82亿美元,不良贷款率为3.72%。

去年,我行外汇转贷款仍呈缓慢下降趋势,各月情况见下图:
我行境外筹资转贷款业务逐渐下降的原因:由于近两年国内外汇资金较充裕,外汇存贷比下降,外汇资金有效运用不足,因此,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于2003年初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使用国内外汇贷款并归还境外筹资转贷款。上述原因导致我行新增转贷款项目较少,原贷款由于分期或提前还款致使总余额逐月下降。
 楼主| 发表于 2004-1-30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中间业务开展情况分析
1.国际结算业务情况分析
(1)业务量增长情况
据海关初步统计,2003年末,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突破8000亿美元大关,较2002年增长2000亿美元。全国年进出口额分别突破4000亿美元大关,创历史新高。具体数据如下:

2003年进出口业务情况表
单位:亿美元

    进出口总额    增长率    出口总额    增长率    进口总额    增长率      
全国    8512.1    37.1%    4383.7    34.6%    4128.4    39.9%      
建行    818.97    30.25%    397.43    20.27%    421.54    41.28%     
2003年我行共完成国际结算818.97亿美元,较2002年增长190亿美元,同比增长30.25%。全行累计完成2003年国际结算业务计划(659亿美元)的124.17%。




上图显示了自1990年以来我行每年国际结算业务量,数据表明,2003年我行国际结算业务量再创新高。



上图显示了我行自1998年以来,国际结算业务同比增长率的变化情况,数据表明,2003年我行国际结算业务同比增长超过历史最好水平。
在业务结构方面,2003年我国外贸进出口结构呈顺差态势,进出口差额为255.3亿美元。但我行全年进出口业务结构与之相反,进口业务比出口业务量高出24.11亿美元。我行出口业务增长率比全国出口增长率低14个百分点,进口业务增长率高于全国进口贸易增长率的1.38%,我行进出口业务增长率相差21%,全行出口业务明显滞后于进口业务。

(2)同业发展情况
2003年末五大银行国际结算业务情况比较见下表:
单位:亿美元

    中行    工行    农行    建行    交行      
2003年业务量    3249.22    1369.05    916.56    818.97    507.22      
占五大银行份额    47.35%    19.95%    13.36%    11.95%    7.39%      
2002年市场份额    50%    18%    11.5%    12.3%    7.3%     
   















与2002年相比较,工行、农行市场份额略有上升;建行、中行市场份额略有下降;交行市场份额基本持平。其中,农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迅速,2002年我行国际结算量高于农行37.94亿美元,而2003年农行不但扭转了落后于我行的局面,并以高出我行96.38亿美元的差额进一步拉大了与我行的差距,我行排名第四。


2003年我行与农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对比表
单位:亿美元

    2002年    2003年      
    总量    出口    进口    非贸易    总量    出口    进口    非贸易      
建行    628.25    246.45    215.99    165.81    818.97    298.18    328.24    192.55      
农行    590.31    296.10    205.35    88.86    916.56    453.38    331.11    132.07      
差额    37.94    -49.65    10.64    76.95    -97.59    -155.2    -2.87    60.48     

2003年,我行与农行的主要差距在于出口业务,国际结算总量及每月的结算量一直低于农行,并保持较大的差额;进口业务与农行基本持平;非贸易项下的业务量均高于农行,虽然在整体上减小了我行与农行之间的差距,但由于非贸易项下的业务收益率相对较低,不能从总体上扭转我行业务量下降的现有局面。如果不包括非贸易业务量,那么实质上农行在主要国际结算业务上已超过我行。
(3)业务结构
从国际结算产品结构上看,2003年信用证、托收、汇款业务量分别累计完成192.07亿美元、38.89亿美元和588.01亿美元,占比情况分别为23.45%、4.75%和71.8%,汇款业务仍然占据了主要份额。我们也应看到,汇款业务本身相对其他产品收益率较低,这种“低收益、高份额”的产品结构发展对于我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长期发展来说是不利的,我行应大力发展高收益的结算产品,从而改善目前产品结构。
从进出口业务结构看,2003年出口业务397.42亿美元,进口业务421.56亿美元,分别占总量的48.53%和51.47%。与2002年相比较,进出口业务占比差额逐渐缩小,改变了我行原有的出口业务量高于进口业务量的结构。从进出口业务量方面看,2003年我行实际进出口业务量差额加大,进口业务不但改变了2002年低于出口业务的结构,并以24.14亿美元的差额进一步加大了两者的差距。由此可见,2003年我行出口业务的发展呈下滑态势。
(4)业务量排名
2003年国际结算总量位居全行前十五位的分行分别为:广东(128.41亿美元)、上海(108.52亿美元)、北京(61.47亿美元)、苏州(54.40亿美元)、浙江(47.80亿美元)、福建(44.89亿美元)、江苏(44.40亿美元)、山东(42.54亿美元)、深圳(35.60亿美元)、厦门(24.52亿美元)、青岛(21.05亿美元)、宁波(20.00亿美元)、天津(18.60亿美元)、大连(17.87亿美元)和吉林(15.87亿美元),这十五家分行的业务量共计685.94亿美元,占全行总量的84%。
(5)业务变动情况
从业务同比增长情况看,全行除总行本级(-12.0亿美元)、云南(-0.02亿美元)的国际结算量呈负增长态势外,其余36家分行国际结算业务均呈增长态势,增长量最大的前5家分行为上海(28.1亿美元)、广东(22.9亿美元)、北京(22.1亿美元)、苏州(16.6亿美元)、浙江(13.2亿美元)。
(6)贸易与非贸易业务排名情况
2003年五大商业银行贸易项下国际结算量共计5305.79亿美元,非贸易项下共计1556.41亿美元。我行贸易项下国际结算量共计627.14亿美元,占比11.82%,位居第四;非贸易项下共193.04亿美元,占比12.04%,位居第三。具体数据如下:
                                             (单位:亿美元)                                    

行名     贸 易 项 下    非 贸 易 项 下    累计金额     占比        
     出口    进口    累计额    占比    金额    占比                 
中 行    1448.5    1063.04    2511.54    47.34%    737.68    47.40%    3249.22    47.35%      
工 行    498.21    509.16    1007.37    20.43%    361.65    25.39%    1369.05    19.95%      
农 行    453.38    331.11    784.49    14.79%    132.07    8.49%    916.56    13.36%      
建 行    298.38    328.76    627.14    11.82%    193.04    12.40%    820.18    11.95%      
交 行    175.25    200    375.25    7.07%    131.97    8.48%    507.22    7.39%     

(7)业务收入情况
2003年全行国际结算业务及结售汇收入共计7.23亿人民币,比2002年增加2.08亿元人民币,增长率为29%。其中国际结算手续费收入2.80亿元人民币,结售汇收入4.42亿元人民币,分别占总收入的38.7%和61.3%。收入前十名的分行分别为上海、广东、浙江、山东、北京、江苏、福建、深圳、河北、厦门。
由于跟单业务收入较高,汇款等非跟单业务收入较低,跟单业务的占比对收入有直接影响。目前我行部分分行出现国际结算金额增长较快,但总体收入较低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同业价格竞争激烈,为了保住市场份额,分行只能相应降低结算手续费率,导致单位结算手续费收入降低,从而影响我行整体收入。
2.结售汇业务情况
业务开展情况
    截至2003年末,全行结售汇总额为483.9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8.20亿美元,同比增幅32.31%。其中:结汇业务量为261.89亿美元,占业务总量的54.11%;售汇业务量为222.09亿美元,占业务总量的45.89%。
从业务构成情况看,截至10月末,贸易项下结售汇金额为275.33亿美元,占结售汇业务总量的71.90%;非贸易项下结售汇金额为36.12亿美元,占结售汇业务总量的9.44%;资本项下结售汇金额为71.46亿美元,占结售汇业务总量的18.66%。(因外汇局尚未公布年末数据,只能以10月份数据替代)


(2)市场占比
从市场占比情况看,10月末,我行结售汇业务市场份额为8.77%,比二季度略有增长,但排名仍位于农行之后,列第四位。
(3)收入情况
2003年全行结售汇业务收入为44248万元人民币,较上年的30957万元增长了13291万元,增幅达42.93%。
(4)原因分析
2003年,我行结售汇业务持续增长的原因,主要包括:
①我国经济继续保持持续快速稳定的增长,进出口贸易与外商投资等增长势头良好,且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压力仍然存在,个人和企业结汇意愿仍较强,结售汇业务的发展具备较好的外部环境。
②我行外汇业务手段的日益完善有力地推动了全行结售汇业务发展,2003年4月1日我行开办了远期结售汇业务,各分行加大了宣传营销力度,带动了结售汇业务的整体增长。另外,下半年开办的个人购汇业务,在一定程度上也对结售汇业务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
③去年7月总行进一步下调结售汇平盘价格,扩大分行对客户的结售汇优惠权限,多数分行同时扩大了对所辖分支机构的结售汇优惠权限,增强了分支机构办理结售汇业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④国际结算业务的快速增长带动了结售汇的相应增长。

二、2004年外汇业务形势分析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04年是实现“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也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的重要一年。会议指出,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开创对外开放的新局面;要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
2004年也是我国履行入世承诺、逐步开放国内市场的关键一年,我国经济和金融与世界接轨程度日益加深,境外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将持续增长,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步伐明显加快。厉以宁等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认为,中国2004年经济增长速度将高于2003年,我国商务部预测,2004年我国进出口将比2003年增长20%以上,与此同时,美国经济联合委员会预测,2004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可望增长5.7%,为美国近20年来最好的一年。由此看来,全球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启动,将我行国际业务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美国于2003年12月初宣布最近暂不加息,但专家分析,如果2004年美国经济高速增长,预计年中美元仍有加息的可能;此外,2003年12月11日,人民银行宣布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上限,预计2004年上半年我国人民币贷款利率比美元贷款利率仍将高出一倍。
基于上述预测与判断,预计2004年外汇贷款需求仍将持续旺盛,全行外汇资金头寸紧张的局面将进一步加剧;如果出现美元加息的情况,2004年下半年外汇存款有可能出现上升势头;全行国际结算业务量有望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外汇存款和国际结算业务应是全行外汇业务的重中之重。
从我行内部环境来看,2004年是总行国际部重新组建后全面实施外汇业务发展规划的重要的一年,全行正在掀起重视国际业务、发展国际业务的热潮,国际业务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迫切要求我们采取有力措施,挖掘内部潜力,赢得竞争优势。

三、2004年外汇业务主要工作任务
2004年我行外汇业务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我行股份制改革为核心,以资产质量和市场份额为突破口,力争外汇存款、国际结算等各项业务有较大发展;从内控建设、系统开发和人员培训等方面加强基础工作和风险防范工作,为我行外汇业务持续协调发展奠定基础;根据海外分行业务整体规划,重点完成对香港分行的整合工作,扩大海外网络,促进境内外业务联动。
(一)继续发挥牵头职能,逐项落实总行党委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快我行外汇业务发展的政策建议》中的各项措施,促进外汇业务规模、效益和质量的提高
我部已将《关于加快我行外汇业务发展的政策建议》发分行及总行有关部门。2004年起,我部将开展对各项政策建议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发挥对外汇业务战略性费用和其他费用的动态管理职能,监督各分行的费用落实情况和资源投入产出效益,确保各项政策措施的有效实施;并与人力资源部和计财部共同研究,将各分行外汇业务计划完成情况纳入分行行长任期目标责任制,与分行领导班子的绩效考核直接挂钩,进一步推动国际业务的发展。
对全行2004年国际业务工作进行细化和布署。在2003年召开的全行国际业务工作会上,已对03、04两年国际业务工作做出了统一安排。今年初我部还要对全行国际业务工作进行细化和布署,并结合全行工作会议精神,制订下发2004年国际业务工作要点,全面落实国际业务工作会议和全行工作会议的要求。
为了调动分行办理外汇业务的积极性,2004年我部将按季度对各分行外汇业务综合经营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排名,并将结果通过企业网、建行报等平台公布;根据《“树业绩、讲贡献、求发展”评优活动方案》,总行将组织全行外汇业务经营情况评优活动,并在2004年外汇业务3000万战略性费用中,拿出910万用于这项活动,其他2090万元直接与外汇存款、国际结算和外汇资金等反映外汇业务核心竞争力的指标挂钩,以促进各项外汇业务全面健康成长。
(二)下大力气抓好外汇存贷款业务
国际部将配合总行各有关部门及各分行,采取有效措施,下大力气抓好外汇存款,特别要保持个人外汇储蓄存款的增长势头,扩大资金来源,提高我行外汇存款的市场份额;同时,要严格把好新增贷款质量关,我部将会同总行资债部、公司部和资金部共同研究提出对04年外汇贷款计划控制的具体措施。
(三)采取多种手段加快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业务发展
2004年全行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工作任务是:完成国际结算量1023亿美元,实现手续费及结售汇收入7.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4%;出口议付、托收项下贷款、信托收据贷款、打包贷款日均余额49亿人民币,增长速度为30%;福费廷、远期票据贴现、应收帐款买入日均余额525万美元,增长速度50%; 完成国际保理业务量1000万美元,对外担保业务量4.5亿美元,同比增长5%。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部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狠抓国际结算业务,努力扩大市场份额:
第一,强化地区经理责任制,分解任务,落实职责。2004年我部将进一步加强对地区经理的考核。要求地区经理总结每月分析所辖分行业务发展情况;按季度考核地区经理业务指标完成情况,以此作为个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第二,协助分行营销大客户,强化客户营销力度。地区经理至少为两至三家分行,提供大客户上门服务营销活动,带动分行开展市场营销活动,并协助分行培训客户经理和产品经理,提高服务水平,降低操作风险。
第三,加强贸易融资产品推广宣传。2004年,我部将着手对传统贸易融资产品和近年新开发的产品重新包装,进行产品品牌化建设,扩大我行产品的影响力。同时,梳理现有的业务产品,加强产品的组合营销,为客户定制个性化产品组合和服务方案,充实我行的客户营销手段。加强与国际商会和商务部等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利用业务研讨会或培训会的时机,直接对进出口企业宣传我行贸易融资业务,赢得更多机会,提高我行的市场影响力。
第四,召开内部研讨会,加强与总行相关业务管理部门的横向沟通协调力度,邀请外资银行贸易融资专家,在总行召开贸易融资业务风险分析研讨会,加深信贷风险分析和信贷审批人员对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业务的了解,为贸易融资和国际结算业务创造有利条件。
(四)发挥传统优势拓展境外筹资转贷业务
2004年国际融资业务的主要任务是:积极拓展境外筹资转贷款业务,重塑建设银行在国内外中长期融资市场的地位;大力开拓出口买方信贷业务,支持我国机电设备产品的出口;争取在飞机融资、船舶融资等方面有新的突破,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点。
为了完成以上任务,我部将积极主动地与国家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沟通,力争抓几个规模较大、经济效益较好的转贷款项目。当前已备案有望在2004年初完成的项目包括:长沙中心医院利用荷兰政府贷款1320万美元项目、河北邱县医院利用西班牙政府混合贷款220万美元项目、湖南株洲市第一医院利用以色列政府贷款150万美元、解放军404医院利用以色列政府贷款200万美元、四川妇幼保健院利用西班牙政府混合贷款471万美元项目、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使用德国政府贷款引进铁路系统设备项目(3800万欧元)等。此外,加拿大EDC总协议修改延期工作以及芬兰政府贷款总协议的谈判工作预计将在近期完成。
在此基础上,我部还将抓紧落实以下重点项目的工作:铁道部利用美国优惠贷款1亿美元引进机车设备项目;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使用德国政府贷款引进铁路系统设备等项目(3800万欧元)的筹资签约工作;密切跟踪华为、中兴利用买方信贷出口俄罗斯通讯设备项目;继续作好深圳航空飞机融资业务营销的技术支持工作;开展以色列国民银行政府贷款总协议的谈判。
(五)加强国外银行营销,拓展边贸、对台业务
2004年国外银行业务的工作任务是:在继续扩大代理行网络、维护代理行关系、加强代理行管理和风险控制的基础上,将工作重点放在加强国外银行营销、边贸业务和对台业务拓展等方面,实现重点业务按计划稳步增长,同时加大外资银行业务和产品创新力度,不断提高我行外资银行业务的市场竞争力。
(六)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内控建设
对我行现行的外汇业务规章制度进行清理,编制《外汇业务规章制度汇编》;编印《国际业务部2004年工作手册》和《国际业务部2004年本级费用管理手册》;并配合风险管理部,修改完善《中国建设银行内控手册》(国际业务部分),推动全行国际业务的经营管理向标准化、规范化、统一化迈进。
强化业务管理,理顺操作流程。2004年,我部将进一步完善并下发《贸易融资额度管理办法》、《贸易融资业务操作规程》、《出口信用保险贷款管理规定》、《境外筹资转贷操作规程》、《外债重组操作流程》、《出口买方信贷业务指导意见》、《中国建设银行国外银行额度管理办法》等文件;并着手制订《国际结算业务集中处理规定》、《外汇保函操作规程》;完成《中国建设银行2003年国外代理行业务互惠报告》,完善和充实我行规章制度体系。
加强机构网点建设,扩大外汇业务生力军。为了进一步规范管理,我部已对《中国建设银行分支机构外汇业务市场准入管理办法》进行修订,目前正在征求各分行意见,年内将出台新的管理办法。2004年,全行要在加强区域规划、强化集约管理、调整网点布局等方面下功夫,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快我行国际业务机构建设步伐。同时,我部还将加强对机构网点的业务管理,加大对新开业机构业务经营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并会同人力资源部,研究制订《一级分行国际业务部正、副总经理任职资格指导意见》。
(七)加快系统开发,促进业务发展
1.    2004年我部将加快新一代国际结算系统项目的开发进度,2.    尽快完成系统的开发、测试、试点工作。计划于2004年4月份开始在上海、江苏和北京分行试点。10月份进行系统验收,3.    年底进行全行的系统推广。系统推广完成后,4.    在我行初步建成相对集中的国际结算业务处理机制。
1.    积极开发和引进国外银行客户自动评级和授信系统,2.    设计一套涵盖本行需求及授信行多方面信息的信用风险管理指3.    标4.    体系,5.    通过设定模型和参数来控制代理行的信用风险和授信额度,6.    保证额度授信的科学性和一致性,7.    提高信用风险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8.    建立我行国外银行客户各类信息(如银行名9.    称、地址、联系方式、SWIFT代码、银行评级、国内和国际排名10.    、近年财务数据、日常业务联系与接洽、高层往来、银行最新发展动态等)的代理行信息管理系统并与相关评级公司资料建立接口,11.    能够对国外银行信息的变动进行自动更新和提示,12.    以满足我行对国外银行客户信息管理、使用与发布的需要。
(八)强化人员培训,提高整体素质
2004年,国际业务部拟举办四期培训班,针对一级分行国际业务主管行长的国际业务培训班、针对一级分行国际业务部总经理的商业银行经营策略与风险管理培训班、针对分行国际结算业务人员的国际结算及贸易融资业务培训班以及国际融资和出口买方信贷业务专题培训班。2004年,国际业务部还将召开国际结算咨询小组专家年会,着重讨论《外汇担保业务操作规程》、《贸易融资业务管理办法》修订,征求专家对特殊信用证管理办法的意见,交流总结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经验,进一步提高我行国际结算业务管理的规范化和全行整体业务水平。此外,我部还将通过专题讲座和业务研讨会等多种方式,多层次地对员工进行培训,全面提高我行外汇业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5-5-7 12:46 , Processed in 0.03719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