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外汇储备非百姓血汗钱 外管局想亏就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9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www.y2cn.com
在美债危机愈演愈烈、中国巨额外储损失几成定局之际,继抛出“美元不兑换回人民币,外储不算损失”雷人言论后,近日外管局在其官网再度发文,否认了外储是百姓“血汗钱”的说法,引发更大争议。

其实,不论3.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主要来自于国内企业的出口收入,也就是“创汇”所得,是老百姓的“血汗钱”;由于外汇都已被强制兑换成人民币在国内流通,由全民来承担其流动风险和通胀压力,相当于央行和外管局在用人民币收取“铸币税”,所以外储理所当然属于全民共有。把血汗钱和外储的关系撇得干干净净,总不是想说,人民币想印就印,美元想亏就亏吧。

外管局的理由是:外汇储备形成过程中,企业和个人不是把外汇无偿交给国家,而是卖给了国家,并获得了等值人民币。这些交易都是出于等价和自愿的原则,企业和个人的经济利益在外汇和人民币兑换时已经实现。来自央行的数据称,截至6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达到31974.91亿美元。

那么外储是不是百姓“血汗钱”呢?“外汇是央行出钱买的,个人与企业都拿到了等值的人民币。”若仅从形式上看没什么问题,但疑问是:央行的钱从何而来?是借的还是印的?

直接一点来说,中国的企业出口货物和服务换回美元,然后去外管局结汇,央行用人民币“买”回美元,这过程中已经开了一次印钞机。外管局的理由是:等值人民币已经给你了,根本不存在再给一次美元的问题。

如果外管局购买外汇的人民币是从央行“借”的,货币“池子”总量没变,但如果“钱”是印的—那么基础货币的发行就超量,这些人民币在国内是没有对应商品的货币,从而使得国内流通中的货币增多,若是10元钱的货币等于购买5元钱的商品—也就出现了贬值与通胀。这就如同美国滥用美元地位、以“铸币权”对全世界的财富掠夺,外管局和央行同样以人民币“铸币权”在国内掠夺人民财富。

再说的白一点,这就相当于:老百姓手上拿了100块钱,之前能买到一台电扇,现在央行为购汇印刷钞票,需要200块才能买到一台电扇了,百姓额外付出的100元就相当于免费贡献给外储的所有者了,问题是,现在外管局和央行似乎认定这钱是自己腰包的(或者名义上是国家的)。外管局显然大大低估了普通百姓的智商。

更不要说这些外汇的创造本身,就是中国人民辛勤劳动的成果,是中国人民以低工资、低福利、大量劳动、身体健康和环境破坏、污染甚至生命代价换来的。众所周知,我国外汇储备主要来自我国对外贸易顺差、国际投资和国际热钱。这里面的“大头”贸易顺差是出口换来的,怎么说与百姓无关?

外汇储备实际上是创汇企业和居民的存款,并不属于国家所有。只是因为外汇不能在国内流通,所以存在指定的银行。而一旦结汇之后,国家用人民币买下了这些外汇,同时我们实行的是强制结汇制度,因此外管局说外储属于国家所有,逻辑上倒也说得通。
其实就是央行是以货币超发的条件,获得外储的产权。

外汇局否认外储是百姓“血汗钱”的解释原本就站不住脚。国家乃人民之事业,而人民是许多人基于法的一致和利益的共同而结合起来的集合体。现代政府只是国家的仆人、权力的执行者、被委托人,从来就不是“买卖”双方。以为“血汗钱”是被政府等值交换了的,就成了政府的钱,与百姓无干,不仅荒谬,且滑稽可笑。

国家一切财富都来自于人民的创造,政府的每一分钱都来自于纳税人,都是百姓的“血汗钱”。外储同样不是印钞机印出来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人民辛勤劳动的成果。“无偿分配等同印钞”也就罢了,以为外储非百姓“血汗钱”,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常识性颠覆”,而挑战的是百姓的心理承受底线。

8月2日大限逼近,美债谈判僵局仍然未能打破。市场对美国出现债务违约的担忧逐渐增加。作为美国最大的海外债主,中国曾多次要求美国保证中国的投资安全,但美国今日的表态可能要仍中国失望了。

美国主管能源与商务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琼斯•费尔南德斯28日表示,白宫目前还不能对中国承诺“美元不会违约”。这是美国首次公开就美国债务违约的可能性对中国表态。把血汗钱和外储的关系撇得干干净净,总不是想说,人民币想印就印,美元想亏就亏吧。

此外,外管局还对于市场上热论的“可否分给民众或者是剥离一部分外汇储备成立主权养老基金,以充实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外管局的逻辑却是超乎寻常,在回复中称,外汇储备不同于财政盈余资金,是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购汇形成,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对应着本币负债。外汇局还称,若免费使用外汇储备,性质上相当于中央银行随意印钞票,无节制地扩大货币发行,会造成通货膨胀等严重后果。

外汇储备投向民生领域,有关专家学者已呼吁了多年,但是由于政府大都把外汇储备用在对外投资上,以及官方智囊人士的极力反对,而惠顾民生的政策屡屡遇到难产。作为一名普通老百姓,并不奢望把数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发给国内的每一个人,只是期望把这笔属于全体纳税人长期积攒的血汗钱,投向民生领域。

诡异的是,外汇局的权威人士讲,不管是将外汇储备直接发放民众,还是投向民生领域,都会引发通胀。而众所周知,通胀没有那么多类别,货币超发是根源。就在几个月前,外管局局长(同时也是央行副行长)在一次行业会议上还表示,去年年底时中国外汇储备累计为2.85万亿美元,央行为此抛出了将近20万亿的人民币进行对冲。截止今年6月外储已近3.2万亿美元,今年上半年5.4%的CPI涨幅,外汇占款想必是幕后英雄。

外管局此番通胀恐吓,就好比“自己放了一把火,还在吓唬别人不许放火。”

我国采取的是外汇管制制度,对企业和个人所持有的外汇数量均有限制。并且规定企业销售所得外汇和外商来华投资资金,都必须兑换成人民币,亦是强制结汇政策。
这一政策的长期实施,才是导致我国外储巨额增加的根源,亦成为通胀输入的渠道。

用中国国内承受通胀、低工资低福利和环境生存环境恶化的代价换来的巨额外储,夺得华而不实的“外储第一”名号,以及对外国居民尤其是美国人对中国的大量“名义负债”。补贴这些高福利富国,我们为他们提供低廉资金,甚至蒙受本金不断贬损(美元贬值和通胀),还要背的一身骂名,被人家指责操纵汇率、导致全球失衡、自己不消费……

外汇储备即便拿出些用于改善福利,也不是国内通胀之源头,而只是一种回馈;而且国家完全可以用外汇购买资源、矿藏等在国内低价补贴居民,居民也不是不可以用外汇购买进口物品,这也是扩内需、促进口、促进国内经济转型的重要手段。

在国内外汇管制政策没有改变之前,老百姓手中的外汇投资渠道非常狭窄,外储就是分给民众确实发挥不了多大效用。目前对于外储的利用,主要是由国家主权投资基金掌握着,用于海外股权投资、资源收购、国家债券等项目,但绝对不能就此认为“这些钱理所当然是国有企业的国家的”,甚至被某些利益阶层借此占有。但从长远看,在外汇自由兑换、人民币国际化的大环境下,只有“还”汇于民,巨量外储才能够减轻压力。

外储亦是属于全民的财富,必须由民众来监督,让民众分享其投资所得,方是正途。于国于民都有利!
发表于 2011-7-30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帖回帖是一种美德.很开心来到这里!
发表于 2011-8-1 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5-7-13 00:10 , Processed in 0.042264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