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伟大的投资智慧最简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5 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www.y2cn.com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股份公司教程》

文 周年洋

如果说要在投资领域找一本圣经,那非《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莫属。这是需要投资者常常捧起逐字逐句认真阅读的一本书。它讲述的道理是简单的,但直指人心,洞察投资的本质,它告诉你要看得长远,要谦虚,要理性,要走孤独而又人迹稀少的道路。

明明有一本以《投资圣经》命名的写巴菲特的故事书,但我为何说真正的投资圣经是《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呢,这不是出于我的评价,这可以从巴菲特本人的评价中找出端倪。他在一个场合认为《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比目前为止的任何一本关于他的传记都要好,如果他要挑一本书去读,那必定是这本。

书名已经告诉我们这本书的来历,那就是巴菲特历年来给股东写的信的集成,当然是经过坎宁安教授精彩编辑过的。由于巴菲特以股神出名,大家都把这本书当成投资圣经,实际上,这本书不仅仅为投资者写的,也是为经营者写的,也是经营者的圣经。投资者如果能吸收巴菲特的投资智慧就会在投资生涯中获利丰厚,经营者如果能从这本书中吸收巴菲特的经营智慧,那么成为伟大公司的机会就大大增加。

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巴菲特的管理智慧相当精彩。让投资者成为你的合伙人,像管理自己的资产一样管理股东的资产。这样的行动将会使公司得到两方面的收获。不仅仅得到股东投入的资金还让股东作为消费公司产品或服务的忠诚客户,从股东消费公司产品或服务中获得稳定收益。如果管理层致力于股东价值最大化,那么股东不仅可以分享公司资产增值带来的股价增长,也可以分享公司带来的优质的产品或服务,从自己热爱的消费中获得一份收益。这样也就造就高质量的长期投资股东。关于巴菲特的管理智慧,我们另文解答。

我们还是先从投资的角度看这本书。关于投资,巴菲特讲过一段非常经典的话:“作为一名投资者,你的目标应当仅仅是以理性的价格买入一家有所了解的公司的部分股权,在从现在开始的5年、10年和20年里这家公司的收益实际上肯定可以大幅增长。在时间的长河中,你会发现只有几家公司符合这些标准——所以一旦看到一家合格的,就应当买入相当数量的股票。你还必须忍受偏离你的指导方针的诱惑,如果你不愿意拥有一家股票10年,那就甚至不要考虑拥有它10分钟。”

在巴菲特看来,投资不是从价格波动中赚钱,而是投资伟大的公司。伟大的公司是那种“具有市场统治地位,别人难以模仿,耐久可靠的大公司”。在巴菲特的投资生涯中,这些伟大公司的具体代表就是可口可乐、吉列、华盛顿邮报、富国银行等等。伟大的公司是由优秀的经理人创造的,这些优秀的经理人必须具备“热爱自己的公司,像所有者那样思考,廉洁奉公才华横溢”三种品质。但是即使是由优秀经理人管理的伟大公司,投资者买进它的股票时必须对公司进行正确估价,也就是要确定内在价值,内在价值是指“一家企业在其余下的寿命中可以产生的现金的折现值。”有了伟大公司、优秀经理和确定的估值三个因素之后,就要耐心等待市场先生不定期提供的有足够安全边际的买入机会。

如果找到了一个“处于合适价格的合适企业”就应该全力以赴,进行集中投资, 再借助复利的奇迹创造你的投资奇迹。巴菲特能有今日的投资业绩,就是靠找到了几个伟大的公司并在合适的价位买进尽可能多的股份。如果去掉几只给他带来巨额收益的伟大公司,他的业绩也就跟平常人无异。

我作为一个价值投资的初学者和幼稚的实践者,在短短的阅读中,还难以把握这本书所表达的精彩思想、还不能领悟字里行间的微言大义。但我的初浅感受是,巴菲特在书中阐述的投资哲学,非常简单,就是每个人脑海中的常识,这些常识一直在主宰每个人的日常行为。如果一个人要买一辆宝马车,新车的内在价值是30万元,大部分希望等到它降一点价买入,如果同样一辆新车降价30%到40%,那肯定会毫不犹豫抢购,但如果上涨20%,那你肯定不会追着去买的,如果手头正好有这样的新车,可能会卖掉挣一笔利润。同样的好东西下跌买进,上涨不买或卖出。这是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遵循的起码常识。但是在股票市场就发生了改变。面对暴跌,大家抢着卖掉,面对暴涨,大家蜂拥买进。在大众情绪的主宰下,股票投资者以非理性、违背常识的态度买卖股票。如果每个人能理性地坚持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常识,投资恰恰能取得很大的成功。那样的话,你就会在大众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大众恐惧的时候贪婪。

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如果拥有一个生意兴隆的铺面,我们肯定不会因为赚钱了就转让出去,当然,如果转让价格高到离谱也是可以的。但是在股市上,我们常常把赚了钱的公司卖掉,而紧紧拿着那些赔钱的股票。这种行为是“铲除鲜花,浇灌杂草。”正确的态度是,“如果我们拥有管理优秀的杰出公司的股份,我们喜爱的持股期是永远。”

像买卖日常用品一样买卖股票,像做生意一样对待自己手上的持股。这对任何一个普通人来说,并不是难事。但是,实际上,很少人能按照常识去投资,很多人认为投资是艰涩的学问,不懂贝塔值,不懂资产定价模型,就做不了投资,这样,他们大多数人相信权威,相信内幕消息,相信那些技术指标。他们认为股市投资赚钱就是赚取股票差价,就是高抛低吸波段操作。巴菲特不是这样的,就像有一棵树,有时候暴风会把树吹得来回晃动,但是树还是那颗树,不会因为来回晃动发生什么变化,只要营养充足,多少年以后就会变成参天大树。而我们很多普通投资者在乎树的来回晃动,巴菲特则看到的是静止时的树,他了解它的土壤,他清楚它会长成大树。

虽然巴菲特以他50年的投资神话征服了华尔街甚至世界,但是巴菲特在华尔街并不流行,在全世界也并不普遍。不是巴菲特投资哲学难懂,也不是巴菲特秘而不宣,不说写他的书汗牛充栋,就说这本由他每年给股东的信所组成的书,可以看出他总是不厌其烦地阐述自己的投资哲学。

巴菲特的观点为何不流行呢?“人的行为总是有些荒谬,喜欢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人类似乎不喜欢简单的东西,如果不把一门学问弄得玄妙莫测、艰涩无比,这门学问就没有人去学。更关键的是,许多人获益于把事情搞得复杂。

巴菲特认为投资专业的学生只要学两门课程就足够了,那就是“如何评估一家公司,以及如何考虑市场价格。”如果按照巴菲特的思路,那么多大学金融系教授不得失业,那些有效市场理论、现代投资组合理论、期权定价向谁传授呢?只有把投资弄得很复杂,很多科目让你如读天书,那些教授才可以获得教职和薪水。巴菲特不主张给管理层发放期权,如果真照着巴菲特的方案执行,那些期权设计者就只能喝西北风了。巴菲特不喜欢股票交易大活跃,也不希望自己的股票频繁换股东,他不像大多数公司那样进行拆股,以吸引更多投资者。所以他拥有的伯克希尔股票每年的换手率很低,如果投资者普遍接受了巴菲特的做法,长期持股而不交易,估价再高也不拆细,那么华尔街那么多证券公司怎么能养活呢?

从投资哲学源头的大学开始,到华尔街上那么多靠频繁交易(包括公司兼并、重组、杠杆收购)赚取手续费的公司的存在,涉及那么多的利益链条,巴菲特当然不会在华尔街占据统治地位。巴菲特说:“我在股市闯荡了35年,也没发现任何进行价值投资的趋势。”“使我们困惑的是,知道格雷厄姆的人那么多,但追随他的人那么少。我们自由地谈论我们的原理,并把它大量写入我们的年度报告中。它们很容易学,也不难运用。但每一个人都想知道‘你们今天买了什么?’像格雷厄姆一样,我们被广泛地认可,但绝少有人追随。”价值投资并不深入人心,巴菲特学(Buffettology)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的热门学科。巴菲特成为大家口头上敬拜的神,敬而远之。但愿在中国,巴菲特学能得到真正的理解并得到真正的实行。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股份公司教程》沃伦·巴菲特 劳伦斯·坎宁安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发表于 2007-7-9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4-6-28 14:07 , Processed in 0.03919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