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机构早有预期 利空将被逐渐消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30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www.y2cn.com
2007-6-29 9:15:56   

近日关于发行1.5万亿特别国债和取消利息税的消息给市场带来了一场“地震”,中小投资者的悲观和观望情绪浓厚,但机构似乎早有预期,因此气定神闲。也许,这又是一次大浪淘沙的机会,基金能否扛过这次调整值得关注。



天治基金:利息税利空已被市场消化

针对宏观经济层面新出现的问题,央行建议停征或减征存款利息税,主要是纠正目前银行存款实际利率为负的局面。同时偏高的利息税率弱化了央行之前几次加息的实际政策效力,因此有调整的必要。

停征或减征存款利息税,其效果实际等同于一次加息。

对上市公司来说,利息税的取消不影响企业财务成本,只是增加了市场的无风险回报率,因此对于证券市场的影响并不像加息那么大。

从资金层面分析,从今年两次加息后的效果来看,资金并没有大量回归到银行,二级市场资金受到的冲击很小,因此可以预期停征或减征存款利息税后,并不会出现明显的二级市场资金回流银行的情况。更重要的是,停征或减征存款利息税的消息市场有所预期,已经被市场消化。

对于银行来说,停征或减征存款利息税将会增加居民对于银行存款的信心,储蓄存款额逐月下降的不利形势将会被扭转。同时存款额的增加必将导致商业银行日常业务的增长,提升银行的经营业绩。



招商基金:调整利息税不影响企业利润

人大常委会近期审议关于授权国务院减免利息税议案。首先,这一消息已被市场所预期,市场实际上已提前消化该政策影响,因此即使该政策出台,对投资者心理上的冲击应该会很小。

减免利息税对于居民储蓄来说仅相当于存款利率上升了约1-2次(每次27个基点),但在目前资本市场火爆的情况下,这一收益的提升并不足以促使居民将资产从资本市场回流到银行,因此,储蓄资金向资本市场搬家的趋势并不会改变。只有居民的投资意愿和资金流向发生逆转,调整利息税才可能带来股市资金面的利空。

对于企业和银行来说,调整利息税并没有带来加息的效应。因为实际贷款利率没变,企业的贷款成本也没有提高。银行也没有额外支出存款利息。因此股市中公司层面基本没有负面影响。

综合来看,我们认为减免利息税的政策对于股市和银行股的冲击都比较小,不会改变市场的运行趋势。



富国基金:直接免除利息税是较为理想的做法

减免利息税不会使股市资金明显流出,对整个市场的影响有限。

国家刚开始征收利息税的时候并不是为了促使银行的钱流进股市,同样,现在减免利息税,也不会使资金从股市中流出。我们可以看见,国家征收利息税时,银行储蓄并没有减缓增加的速度,也就是说,老百姓对此政策并不敏感。目前,银行储蓄流向股市已经成为一个趋势,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市场6月份以来几次大的震荡,投资者已经认识到股市的风险,将来会有更多的资金流向基金等理财产品。

利息税减半的意义不大。因为免除利息税本来就是为了缓解目前通胀和流动性过剩难题,未来这仍然是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减半利息税将给宏调留下一个尾巴,直接免除利息税是较为理想的做法。

相对加息来说,减免利息税是一个较为温和的政策,加之之前市场已经有所预期,估计市场不会有太明显的反应。由于目前市场本来就有调整的需求,结构分化行情将会继续演绎,投资者可以适当关注中国人寿等大盘蓝筹股。



中欧基金:利息税减免提供买入机会

利息税的存废之争已有一段时间。鉴于目前上市公司股利分红实际执行10%的所得税,因此我们估计即便利息税政策短期内发生变化,减半征收的可能性较大。

我们认为利息税下调对股市的影响有限。实际负利率的存在加速了股市对储蓄的分流。利息税减少后依然是实际负利率,因此分流现象也很难发生持续的逆转。更重要的是,支持牛市的基本面因素和制度因素都未发生改变。目前看,市场对包括利息税调整在内的利空政策早有预期,因此影响会非常有限。即便发生调整,也将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机会。

利息税下调不影响商业银行的利差,但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主要债券投资者的债券投资收益也将享受减税待遇,因此对这两个行业存在一定利好效应。



建信基金:减免利息税对资金供给影响不大

减免利息税政策如果出台,短期来看对不同成熟度的股权投资者造成的心理影响将有所不同,可能会给股票市场带来一定波动。但长期来看,并不会改变股权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期望回报率,因此对股票市场资金供给的影响不大。

对债券投资者来说,国债吸引力相对下降,而企业债则会因此受益。但债券市场年内仍面临CPI继续走高和再次加息的压力。两因素叠加后预计企业债到期收益率水平继续上升的压力将小于国债。



东吴基金:特别国债不是洪水猛兽

特别国债的发行对于金融市场并非洪水猛兽,其实际冲击力远远小于之前的预计。特别国债的发行是代替央行回笼流动性的“准财政”功能,也就是说特别国债和央行的央票、准备金率都是有相互替代作用的。从央行的公开数据看,其操作规模是相当惊人的,根本不亚于特别国债的规模,去年央行总共发行了3.5万亿元央票,而去年到期央票也有2.6万亿元。即便在央行大规模回笼背景下,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都迎来了史无前例的流动性繁荣。截至目前,央票发行2.5万亿,而到期央票资金更有3.2万亿。换句话说,特别国债发行将理顺流动性管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回归相应本位,市场忧虑的大规模流动性紧缩也很难成为现实,特别国债将在流动性管理方面可能更多扮演类似基金的作用。
嗡嘛呢叭咪哄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4-6-24 03:18 , Processed in 0.04099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