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天量后大盘飘向何方 节前是最后出局机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23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www.y2cn.com
万点迷局:天量后大盘飘向何方



在周四的疾风骤雨之后,昨日市场再次艳阳高照,沪指拉出135点的巨大阳线,几乎将周四的暴跌阴线全部吞没。

昨日市场的做多气氛空前高涨,周四暴跌时的恐慌情绪不复存在,市场风向转变之快,让人吃惊。

深成指冲上万点后,市场在此上演了一场精彩的拉锯战,万点大关本周两度失守,又两度被收复;两市成交更是放大到创记录的13131亿元,周换手率高达30%。

万点大关是否已被征服?是谁在制造万点之上的天量成交?即将到来的“五一”长假该走还是该留?万点迷局已经摆在了每个投资者的面前。

从三次震荡看行情所处阶段

自2005年6月发端的本轮牛市行情,一共出现了三次比较大型的震荡,均出现在今年,分别是“1?31”、“2?27”和本周的“4?19”大震荡。

这三次大震荡究竟有何奥妙,又对我们判断后市有何启示?

粗看:三次大震荡背景不同

从三次震荡出现的背景来看,“1.31”与“4.19”有些相似之处。

“1.31”震荡是在国内外著名学者联袂发布“泡沫论”的观点下触发的,而之前股市初现牛市过热迹象,违规资金大量入市、无知基民疯抢基金,管理层以暂停发行新基金来表明对股市的态度,从而引发了市场的首次恐慌。

而本周的“4.19”大震荡之前,管理层频频加大监管力度、打击违法违规资金,同时宏观经济出现了过热的迹象,央行加息脚步渐行渐近,使得市场获利筹码出现了套现冲动,引发了新的震荡。

在“2.27”震荡出现之前,市场没有任何利空传闻,也没有任何下跌迹象,引发震荡的元凶据说与日元套息交易有关,其导致的全球资金大流动波及了A股市场。

虽然诱发的因素不同,但是三次震荡有一个共同点---市场获利盘极为丰厚,市场均处于当时的最高点附近。当传闻触发下跌之后,由于股指处于当时的高位区,获利平仓盘有充足的动机助推股指暴跌,利空消息只是导火索而已。

细看:“4.19”多头反击最有力

从三次震荡来看,空头的杀伤力和多头的反击力度各不相同。

“1.31”震荡的持续杀伤力最强,上证指数(行情论坛)在短短几天跌去了400余点,而个股跌幅在20%以上的比比皆是;

而“2.27”震荡的单日杀伤力度最大,上证指数(行情论坛)跌幅接近9%,绝大多数股票跌停,被称为小型股灾,甚至还被列为全球股灾的元凶;

“4.19”震荡的杀伤力最小,是三次震荡中惟一在暴跌当日遭到多头猛烈反击的,长阴K线上还留下了不短的下影线,而前两次震荡都是收出了实体长阴线,几乎没有下影线,多头完全放弃了抵抗。

三次震荡中,“4.19”的多头反击力度最强,第二个交易日便几乎收复失地,且依然保持了较大成交量;“2.27”震荡的多头反击力度稍逊,第二交易日的反弹只收复了一半失地,而且成交量明显萎缩,多头历时14个交易日才完全吞掉空头留下的长阴线;“1.31”震荡的多头反击力度则最弱,第二个交易日的反弹幅度相当小,几乎无法攻入空头腹地,成交量也是大降。

关键:多头已进入亢奋期

在几次震荡的异同对比中,可以看到目前多头已经明显开始亢奋。

从“1.31”震荡中的连续杀跌,再次做多之后的小心翼翼,到“2?27”震荡中的单日暴跌,多头反击力度渐强,直到本次震荡中多头当日便开始反击,第二交易日便重新控制主动,从这一系列变化可以看出,市场多头的气势随着指数的上涨而高涨,越来越不惧怕空头的抛盘,而这也是股指上涨进入中后期的一种迹象。

显然在万点之上,虽然市场还未进入加速期,但是市场气氛已经为加速做好了准备。

这就是目前的市场所处的阶段,短期市场重新被多方掌握,但空方发动全面反攻的日子已为期不远。


--------------------------------------------------------------------------------


史上最大换手谁在进谁在出

除了指数,万点之上的成交量也让市场吃惊不已。

据统计,“4.19”暴跌当日沪深两市成交分别为1895亿和1064亿元,而本周上海市场周成交8404亿元,深圳市场成交4727亿元,这些数据均创下了日成交和周成交的历史记录,以目前上海和深圳市场的流通市值30359亿元和15623亿元来计算,市场周换手率高达27.68%和30.25%,这是一个令人震撼的高换手记录,而究竟是谁在万点之上杀进杀出呢?

新老资金大换班

种种迹象表明,在高换手率的背后,新老资金大换班贡献不少。

首先是新老股民大换班。老股民由于两年大牛市获利丰厚,纷纷选择了股票落袋为安,而新股民由于财富效应的诱惑,入市热情不断高涨,成为了超越老股民的生力军。

据统计,目前股民开户总数已经突破了8000万户,一季度A股新增开户数高达500万户,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开户数,而前期平均每天10多万户的开户数量在本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本周四新开户数已突破28万。

其次是新老基民大换班,一边是新基民的疯狂申购,一边是老基民的巨额赎回。据最新出炉的统计数据显示,仅2007年一季度,开放式基金累计申购额为5006亿元,同期的赎回额则达到了4692亿元,而在万点之上,相信基民这种“大进大出”的态势也很难改变,也为股市本周出现的天量换手作出了注脚。

除了普通股民和基民,机构投资者之间对大盘的运行方向也产生了严重分歧,因此机构之间的对决也是成交量放大的重要因素:老基金减持老牌蓝筹股,新基金却照单全收;“大非”、“小非”不断高位减持手中股票,却被私募基金接盘后再度炒高。

高位震荡股民左抛右接

新老资金的换班只是形成巨量的一个因素,但巨量并不意味着实际有这么多新资金入市,市场存量资金调仓换股的效应也不可小视。

深成指攻上万点之后,本周市场很明显出现了两个“半小时”现象,即开盘后前半小时和收盘前半小时成交量都比较大,这与股指处于高位,投资者既有高位恐惧又不甘踏空的心理有关,这些投资者前半小时卖出股票落袋为安,如果股指跌不下去,则在最后半小时再抢进强势股,一些激进投资者手中的资金每日换手率可以高达200%。

而本周市场震荡明显加大,股民这种左手卖出,右手买进的行为也更加频繁,自然对本周的高换手率贡献不少。

加速前可能缩量上攻

业内人士认为,天量大震荡之后,股指在加速前会有一个相对缩量期出现。

他表示,由于大盘的震荡,多方重新占据优势,将使投资者的持股心态趋于稳定,对高位的恐惧减轻,这样会降低市场存量资金的换手率,老资金减仓的冲动也会降低,所以市场会有一定的缩量迹象出现,直到再度加速到达一个新高度后,市场很可能放出更大的成交量。


--------------------------------------------------------------------------------


“五一”之前该走还是该留

还有6个交易日,股市将迎来“五一”长假,无论是获利丰厚的老股民,还是新近建仓的新股民,面对节前清仓还是坚守的难题都是举棋不定,而本周出现“4?19”大震荡之后,下周很可能还有余震出现,更平添了一份不确定性。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让我们先看看从1999年至今5月的大盘表现,或许能从中获得一些启示。

五月是个敏感期

根据1999年以来5月行情的统计,我们发现5月总是个不平常的敏感时间点。

1999年5月,在月初小幅下跌后爆发了史上著名的“5.19”行情;

2000年5月,股指在节后一度连续下跌,但又迅速涨回并创出新高;

2001年5月,股指运行在一个大牛市的超级顶部区域,虽然当月没有大跌,但是这是大熊市来临前股民逃生的最后良机;

2002年5月,股指在节后结束反弹行情连续下跌,成为一个小型顶部;

2003年5月,股指处于弱势震荡整理之中,虽然没向下破位,但却是一轮跌势前最后的出局机会;

2004年5月,成为空头从1783点一路杀跌后的休息区域,在当月的弱势反弹后,股指又一路跌向1259点;

2005年5月,多头迎来了本轮牛市的第一个推进器---股改,虽然股指在这个月一度下滑,但却是最后一跌。

2006年5月,股指在月初出现拉升行情,之后进入一个较高位置的整理平台,该平台持续了3个月。

规律:从上述统计可以看到,5月成为整理区域或者一个顶部的概率都比较大,而行情在月初和月末往往会出现变脸,但是月初多数时候会延续4月末的走势。


--------------------------------------------------------------------------------


节前攻略:见了疯狂才减仓

很显然,今年的“五一”与历史上的数次“五一”有着很大的不同。

经过长达近两年时间的运行,目前股指已经处于历史最高位,指数涨幅从最低点计算已接近2.6倍,目前市场的获利盘不仅十分巨大,而且获利也十分丰厚,结合历史经验,从股指运行的时间和位置看,五月股市的确存在见顶回落的可能,但是见顶前的首要条件是市场出现疯狂。

因此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市场在“五一”前就出现疯狂,很可能节后就会有调整要求,那么投资者反倒应该控制仓位到半仓以下为宜;如果“五一”前市场依然比较谨慎,节后反而不具备立即见顶的条件,投资者还可以大胆持仓至节后。
孝老、健身、行善不能等!
年龄、孤独、未来不能怕!
工作、机遇、出身不能悔!
发表于 2007-5-5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不看大盘,只做个股。
大盘阴跌前期还会有黑马翻番个股的。
以GU为主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4-6-17 08:51 , Processed in 0.07071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