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丁 发表于 2013-9-12 10:19

布丁资讯专贴(9月12日)

克里将就叙利亚问题会晤俄外长 麦凯恩称俄罗斯提议可能是为拖延时间

日内瓦当地时间周四,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将与俄罗斯外长Sergei_Lavrov就叙利亚问题会谈。

在俄罗斯的提议下,叙利亚问题表面上看已进入转折阶段。

俄国人的提议核心内容是:叙利亚交出并最终销毁化学武器,美国人放弃攻击叙利亚。

9月10日,普京声明上述初步提议后,叙利亚迅速表示同意俄国人提议。奥巴马在随后的11日早上发表演讲称:要求国会暂停对军事行动投票,寻求外交解决方案。

外交解决方案,其重点就看本次克里与Lavrov的会谈,该会谈将从周四开始,为期两天。会谈将讨论如何处理叙利亚的化学武器。

WSJ评论称:

这次会谈,表明俄罗斯要在世界舞台上重申其大国地位,也可能让奥巴马政府避免在国会和联合国碰壁。

奥巴马发表演讲之后,参议员麦凯恩表示,俄罗斯人的计划,也许是通过与美国人谈判,来为叙利亚争取时间。

一些美国高层官员也与麦凯恩持相同观点。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Jennifer_Psaki说:

我们的目标是检验俄罗斯提议的严肃性,并讨论具体执行方案。例如,如何识别、验证、监管和最终销毁那些化学武器。

那么这将需要会谈双方都拿出诚意。

此次会谈,克里带领的一队美国专家将与俄罗斯专家会谈,来评估提议的具体细节。

布丁 发表于 2013-9-12 10:20

李克强:经济进入转型期,地方政府债务总体“安全可控”,坚决不扩大赤字

中国总理李克强周三出席2013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李克强说,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当前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经济运行是平稳的,今年中国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一定会实现。

李克强说,经济下行时,用短期刺激政策把经济增速推高不失为一种办法,但是权衡利弊,我们认为这样无助于深层次问题的解决。中国在货币政策上既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在财政政策方面,坚持不扩大赤字。

对于大家都很关心的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李克强说:“我们正在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有序规范和化解。可以有把握地说,总体是安全可控的。 ”

在谈到金融体制改革时,李克强说:“我们下一步要推进的金融体制改革,关键还是要坚持市场化改革的基本取向,积极稳妥地推进利率、汇率的市场化,逐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而且要推进金融机构的改革,特别是要放宽市场准入,让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有更多的发展空间,也使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得以培育。 ”

李克强还说,将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增强金融机构的协调性,并且择机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危机的底线。

李克强也到谈上海自贸区。他说,在上海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重点在投资准入、服务贸易领域扩大开放方面探索经验。

以下是文字实录:

李克强:从2008年9月至今,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已整整五年。目前,世界经济形势仍然是错综复杂,有些发达经济体刚出现一些好的迹象,而一些新兴经济体又面临着下行等诸多压力。可以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受多重因素影响,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也有所放缓,让世人瞩目。昨天,我和施瓦布先生一起与部分企业家进行了交流,大家对中国经济当前、未来发展的态势、走势都十分关心。一段时间以来,国际上对中国经济也有不少议论,有担心会不会出现一些国家曾经遇到过的增长过缓问题,甚至出现所谓的“硬着陆”。我想告诉大家,中国经济现在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当前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经济运行是平稳的。[ 2013-09-11 17:35 ]

李克强: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从去年四季度的7.9%下行到了7.7%,二季度又下行到7.5%。投资、消费、外贸增速都出现下行的趋势。而且中央财政收入也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负增长,引起一些担心和议论。这是难免的。但是,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们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政策措施,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保证了经济平稳运行。 [ 2013-09-11 17:36 ]

李克强:_第一,兼顾当前和长远,稳定宏观经济政策。经济下行时,用短期刺激政策把经济增速推高,不失为一种办法。但是权衡利弊,我们认为这样无助于深层次问题的解决。因而选择了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策略,保持宏观政策的稳定。这本身就不容易。在财政政策方面,坚持不扩大赤字,而是调整支出结构,压缩行政开支,加快支出进度,尤其是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结构调整和保障民生的支持,对小微企业实行税收优惠。在货币政策方面,保持定力,即使货币市场出现短期波动,我们也沉着应对,不畏艰险,既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重点是通过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我们还通过加强监管和规范发展,积极防范与化解财政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对大家都很关心的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我们正在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有序规范和化解。可以有把握地说,总体是安全可控的。 [ 2013-09-11 17:39 ]

李克强:第二,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着力激发市场活力。改革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本届政府开门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今年以来,我们已取消和下放了2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目的就是是通过简政放权,把该放的权放开、放到位,把政府该管的事情管好、管到位,为各类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以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活力。我们扩大了“营改增”试点范围,积极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铁路等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资源性产品价格、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领域改革。推进结构性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在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电信、能源开发、公用事业、服务业等领域放宽市场准入,引导民间投资增长,为各类所有制企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中国的发展要依靠改革,也离不开开放。我们不断探索对外开放的新路子,上半年与欧洲国家瑞士和冰岛签署了自贸协定,最近又与东盟领导人商议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在上海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重点在投资准入、服务贸易领域扩大开放方面探索经验。我们还推出了提高对外贸易便利化等措施来促进进出口的平稳增长。 [ 2013-09-11 17:41 ]

李克强:第三,着眼转型升级,调整优化结构。中国经济已经到了只有转型升级才能持续发展的关键阶段。扩大内需是最大的结构调整,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是主要任务,实现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基本途径,发展服务业是重要的战略支撑。我们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推动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增加节能环保、棚户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中西部铁路等方面的投资,加大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支持力度。还专门出台政策措施,促进养老、健康、文化、教育等服务业发展。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促进科技和经济的深度融合,营造创业、创新的社会环境。 [ 2013-09-11 17:43 ]

李克强:今年以来,中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协调推进,得益于宏观管理方式的创新。我们根据经济发展潜力和当前实际,科学确定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把握好防通胀的“上限”。这也可以说是预期调节的预警线。同时,制定与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相配套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只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经济总量政策就保持稳定,主线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点是调整经济结构,主动力是推进改革创新,以不断释放内需潜力、创新的动力和改革的红利,来激发市场的活力,形成经济增长的内生力量,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这些举措,使中国经济运行呈现企稳向好的势头。从7、8月份情况看,制造业经理人采购指数(PM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工业增加值、进出口、用电量、货运量等主要指标普遍回升,实体经济活跃,城镇就业继续扩大,物价总水平保持稳定,市场的信心在增强,社会预期向好。这种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使我们坚信,中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主要任务一定会实现。同时,我们仍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清醒地看到,目前经济回升的基础仍不牢固,不确定因素还很多。我们不能也绝不会掉以轻心,会用坚定的信心、毅力、智慧去克服困难和挑战,做好各种准备。 [ 2013-09-11 17:46 ]

李克强:当前,中国经济已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7.5%左右的增速与过去中国两位数增长相比是慢了一些,但从世界范围看,仍然是世界主要经济体当中的高速度。中国经济总量比过去明显增大,目前又进入了转型发展阶段,潜在增长率有所下降,经济增长由高速转为中高速符合发展规律。如此庞大的经济体,如果能够实现中高速长期持续增长是不容易的,也是对中国乃至对世界的贡献。尤其是我们未来的增长必须是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前提,必须以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为支撑,必须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动力,必须是保证就业和居民收入相应增加的增长。也就是说,要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 2013-09-11 17:49 ]

李克强:我们完全有能力、有条件保持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任务远未完成,区域发展的回旋余地和市场潜力巨大;改革大势不可逆转,推进改革必将释放出新的制度活力。只要我们持续发展经济,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正,坚定不移地沿着改革开放之路走下去,咬定长远发展目标不放松,解决眼前问题不懈怠,中国这艘经济巨轮一定能够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中国经济一定能保持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我们一定会努力实现而且必将实现这一目标。 [ 2013-09-11 17:51 ]

李克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预计未来5年中国进口将达10万亿美元,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出境旅游人数将超过4亿人次。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将对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中国愿与世界共同分享这一巨大的商机,也希望各国能够为中国发展提供更好的合作环境。 [ 2013-09-11 17:54 ]

李克强:我们下一步要推进的金融体制改革,关键还是要坚持市场化改革的基本取向,积极稳妥地推进利率、汇率的市场化,逐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而且要推进金融机构的改革,特别是要放宽市场准入,让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有更多的发展空间,也使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得以培育。 [ 2013-09-11 18:10 ]

李克强:下一步,我们还要积极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培育发展。中国现在的储蓄率比较高,这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我们正在不断采取措施,扩大内需、刺激消费,而且希望通过有效的措施来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这需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让社会、企业、个人有更多的投资渠道。也就是说,要拓宽投融资的渠道,使社会、企业、个人有更多的选择,市场更有活力。 [ 2013-09-11 18:12 ]

李克强:我们在讲到金融改革的时候也不能忘记必须同步推进金融监管。刚才我讲到了五年前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经济的发展需要金融的支撑,但金融出现危机会严重冲击经济的平稳运行。其实,加强金融监管本身也是一种改革。我们将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增强金融监管机构的协调性,并且择机推出存款保险制度,要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让储蓄、投资者对未来都有稳定的、可预期的回报。说到底,金融体制改革就是要惠及实体经济、有利于结构调整,使更多的人民群众受益。 [ 2013-09-11 18:15 ]

李克强:现在我们已经看到,双边和区域的贸易安排在许多国家和地方发生,可以说十分活跃。对像TPP、TTIP等,中国都是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我们认为,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贸易的自由化,这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在这个过程当中,增加区域贸易安排和发展多边贸易体制,可以形成“两个轮子一起转”。当然,我们也希望不论是区域的,还是双边的贸易安排,都应该遵守多边贸易的基本规则,也应该本着开放、包容、透明的原则。这个基本原则就是,要有利于贸易的自由化,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而且无论怎样的区域贸易安排,最终目的还是要实现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它不应该也不可能替代多边贸易安排,这也是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繁荣的必由之路。 [ 2013-09-11 18:25 ]

李克强: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现在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遇到一些问题,特别是多哈回合谈判遇到困难,甚至在一些问题上出现了僵局。如果多边贸易体制不能继续往前发展,将会影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也会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增加复苏的难度,会使贸易保护主义更多地抬头。所以,我们希望有关国家在关键问题上要敢于做政治决断,推进一些问题的解决,把握住早期收获的机遇,使多边贸易体制往前走,不停顿。这样会和世界经济的复苏同步,不发生更多的曲折,避免不该有的障碍,会使全球各国和各国人民受惠。这里我想代表中国政府再次重申,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欢迎更多的外国企业到中国来投资兴业,进行贸易等方面的活动。我们会取得共赢的局面。 [ 2013-09-11 18:28 ]

布丁 发表于 2013-9-12 10:23

英国成功迫使欧盟放弃直接接管Libor



欧盟放弃让位于巴黎的欧洲监管机构直接控制Libor的方案,作为对英国政治压力的让步。

将在下周公布的欧盟委员会监管方案最初的版本呼吁将Libor的直接监管权交至位于法国的欧洲证券与市场监管当局。

而据FT报道,修改后的版本淡化处理了改革措施,这使得伦敦得以继续保留对Libor的主要监管职责,使其能够采取措施恢复这一基准利率的信誉。

然而,考虑到Libor对于欧盟整体的风险,委员会仍然提议多个成员国的监管机构应该参与监管。

这包括给Esma法律权限来调整降监管机构之间的决策冲突。英国此前在其他金融监管领域都不愿将权力给到欧洲。改革方案草案写道:“Esma的法律协调功能是协调、监管一致性和融合性的关键因素。”

这一变化是英国财政部的重大胜利,英国此前在欧盟多方疏通以阻止最初的Libor监管方案。

布丁 发表于 2013-9-12 10:25

日本股市开盘走低 日元涨 美元兑日元跌破100关口 黄金连跌两日

9月12日亚洲股市:

08:00 日经225指数开盘下跌0.19%,14397.90点
韩国首尔综合指数开盘上涨0.09%。

周四日本股市低开0.2%,随后跌幅缩小至0.07%。



美元兑日元再度跌破100关口,目前进一步下挫至99.74:



石油和黄金价格都有微幅回升,WTI石油价格涨0.2%,黄金涨0.04%。

隔夜全球市场收盘: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9.1点或0.24%,报3719.92点;道琼斯工业指数涨90.55点或0.6%,报15281.61点;标普500指数涨1.71点或0.1%,报1685.7点。

泛欧斯托克600指数涨0.4%,收报310.88点,创逾5年新高。

美元指数回落0.4%。欧元兑美元上扬0.4%。美元兑日元跌0.5%,报99.85日元。纽约黄金期货价格收盘下跌0.01%,收于1363.8美元/盎司,连跌2日。

WTI原油期货价格上涨0.17美元,报收于每桶107.56美元,涨幅为0.16%。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0.25美元,报收于每桶111.5美元,涨幅为0.22%。

布丁 发表于 2013-9-12 10:27

老龄化是全球央行宽松政策失效的“罪魁祸首”?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不少央行通过刺激方案给经济注入活力,但收效甚微。美联储在过去几年中通过购买国债和MBS向美国经济注入了几万亿资金,却没有立杆见影的效果。现在,美联储决定放缓QE。

一般认为,利率政策会直接影响就业市场和通胀值,而这几年呈现的趋势是:就业市场和通胀对利率政策变化的反应越来越迟钝。而这样的话,刺激方案对实体经济的推动作用并不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员Patrick Imam撰文给出一个别出心裁的解释:刺激方案的效果和社会老龄化程度存在微妙的联系。

Patrick Imam认为:

货币政策的影响力和社会人口结构有着密切联系,以前社会老年人的比例有限,而随着科技的突破和社会的发展,人口结构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

那么老年人就是阻碍刺激方案生效的“罪魁祸首”?



这一点要从人的消费能力和习惯来看。首先,货币政策只能影响借钱的成本。贷款利率越高,人就会抵制自己的消费愿望;利率低,人更愿意赊账消费,消费了才能拉动经济。然而,赊账消费一般只是年轻人的做法,他们买车买房都要靠贷款。人到中年,有车有房又有存款,没必要赊账消费了。所以,只有在一个老龄化程度不高的国家中,央行通过调整利率才可能起到刺激消费的作用。 而在一个高度老龄化的发达国家,央行利率政策的调整对人们的消费习惯影响甚小。

Imam 首先观察利率政策在不同年龄结构的国家内部产生的效果,他得出以下结论:

老年人在人口比重中每增加1%,利率政策的实效性就会降低0.1%,它对就业率的影响也会降低0.35%。另外,人口老龄化对货币政策效率的负面影响可能是长久的,联系实际看,它们之间的比重显得更重要,比如德国在10年后,老年人口比重将增加10%。

如果,Imam的论断经得住时间的考验,那么决策者就需要换位思考:传统的利率调控手段在新的人口结构中已经失去原来的作用,这时就不能当纯粹的金融危机处理了。

布丁 发表于 2013-9-12 10:27

新西兰央行保持2.5%的低现金利率 行长称明年可能加息

新西兰央行表示,随着经济走强和通胀上升,预计将在2014年加息。

今天,新西兰央行行长Graeme Wheeler将官方现金利率保持在2.5%的历史低点。

但与此同时,限制低存款家庭借贷将意味着加息的可能性比较小。在随后的一个声明中Wheeler称, “可能明年需要加息。2013年,我们预计将保持现金利率不变。”

新西兰央行预计,明年第二季度的3个月期银行票据收益率将达到3%,高于今年第三季度2.6%的预期。这样预期意味着2014年上半年新西兰可能加息。

由于过热的房地产市场和加速的经济增长开始增加物价压力,新西兰可能成为首先开始加息的发达国家中的一个。直到那时,Wheeler都在赌对高风险抵押贷款的新限制措施将抑制房地产需求,并且让他有空间保持利率不变,只要他能避免市场对新西兰元的需求。

“新西兰可能在2014年加息,但是幅度应该不会太大。”Capital Economics的亚洲经济学家Daniel Martin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称,“新西兰央行最担心的问题是房地产市场。”

过去三个月,新西兰元上涨了2.7%,是16个主要国家货币中表现仅次于韩元的货币。

“汇率仍然很高,”Wheeler今天表示,在8月20日的一次演讲中,他认为新西兰元被高估,现在他改口称,“更低的汇率将减少贸易部门的阻力,并支持新西兰的出口。”

布丁 发表于 2013-9-12 10:28

日本央行石田浩二:呼吁为企业员工加薪,否则安倍经济学恐失效

日本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石田浩二(Koji Ishida)表示,基本工资增长是经济复苏的关键要素,比对抗长达10年的低迷经济增长和通缩更关键。

首相安倍晋三的刺激措施令日本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接近4%,而日元的大幅贬值推升了消费者价格。一些企业已经上调了员工奖金,并在盈利增长的情况下支付更多加班费,不过许多企业的基本工资依然持平或者处于下降水平,意味着员工总体收入疲软。

石田浩二说:

“除非收入增幅与物价涨幅一致,否则经济增长将只是暂时的,难以持久。家庭真实购买力将下降,导致消费者支出下滑,整体经济恶化。这会令我们远离通缩的目标丧失意义。”

该言论响应了那些担忧能源和电力成本上升,可能打压家庭支出的高级政府官员的话,之前日本准备在明年四月上调消费税率,进一步勒紧消费。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7月人均现金收入连续第二个月增长。不过物价的上涨更为剧烈,导致经通胀调整后的工资5个月来首度下滑。

巴克莱首席经济学家 Kyohei Morita表示,

员工实际收入改善速度偏低,可能在消费税上调后,令私人消费承压。

削减高企的政府赤字被称作安倍晋三振兴经济的“第四支箭”。本月日本政府计划与劳动省官员和企业主举办一系列座谈会,对工资和整体就业环境进行讨论。日本经济财政大臣甘利明(Akira Amari)料带头挑战诸如日本商业联合会和日本企业家联合会等组织的政策。

即便日本经济已经改善,企业依然对增加固定雇佣成本持谨慎态度,并将类似的行动与丧失竞争力联系在一起。

一位政府高级官员表示,

“企业已经累计了大量利润,但并没有给员工加薪。我们必须找到方法促使员工和企业间进行协商。”

日本央行的刺激措施令7月剔除新鲜食品,但包含能源在内的通胀升至5年高点。劳动省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包含奖金和加班费在内的员工名义现金收入年率仅增长0.4%,6月增长0.6%。

布丁 发表于 2013-9-12 10:28

欧洲央行Coene:希腊可能还需要两轮救助

周三,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委员、比利时央行行长Luc Coene在接受电台采访时称,因为希腊从经济危机中复苏的比较缓慢,因此该国的官方贷款人可能还需要两轮救助。

当被问及欧元区成员国是否需要准备第三轮救助希腊时,Coene称,希腊至少还需要一轮救助,可能还需要两轮救助。他称:

“很明显,希腊的问题目前还没有解决,我们还需要做出额外的努力。希腊确定还需要一轮救助,可能还需要两轮救助。我们将观察希腊形势的发展。”

Coene表示,希腊的经济形势正在好转,但是速度非常缓慢;处理希腊的问题也需要更多的时间。但是,希腊的问题不会再使整个欧元区陷入危险。

WSJ称,Coene的讲话使希腊需要更多救助的言论进一步增多。上个月,德国财长Wolfgang Schäuble明确表示希腊需要第三轮救助。欧元集团主席Jeroen Dijsselbloem也表示希腊在重回市场前需要额外资金是现实的。希腊需要更多的救助来克服财政短缺的观点被人们广泛认可。

现在,希腊正从欧元区和IMF分别获得2000亿欧元和400亿欧元的救助。

在9月份的晚些时候,“三驾马车”(IMF、欧洲央行和欧盟委员会)的国际专家小组将抵达希腊,以检查该国救助的进展情况。

布丁 发表于 2013-9-12 10:29

辜朝明:留给中国的时间可能不足15~20年

著名经济学家、日本野村证券首席研究员辜朝明近日发表报告中提及了中国经济,认为留给中国政府平稳迅速发展经济的时间可能不足15~20年,

以下是主要内容摘要:

来自中国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从2012年已经开始出现下降,我之前看到的美国统计局预计的时间是2015年,这比我想象的要糟糕的多。

两组数据存在差异的原因是美国将劳动年龄人口定义在15至64岁,而中国方面范围是15至59岁,不管怎么说中国的适龄劳动力出现萎缩已经是既成事实,将严重影响着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

这还意味着中国已经出现了刘易斯拐点(Lewisian Turning Point)(见闻注:在二元经济结构中,在剩余劳动力消失之前,社会可以源源不断地供给工业化所需要的劳动力,同时工资还不会上涨。直到有一天,工业化把剩余劳动力都吸纳干净了,这个时候若要继续吸纳剩余劳动力,就必须提高工资水平。否则,农业劳动力就不会进入工业。这个临界点叫做 “刘易斯拐点”),劳动力的成本升高留给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时间已经不多。(见闻注:中等收入陷阱是指的是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世界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新的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徘徊的一种状态。)

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意味着劳动供给曲线已经停止了由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转而从右下方向左上方倾斜,即使工资被迫提高,劳动力供给也会继续减少。到时,曾经因为中国大量廉价劳动力而涌入的外资企业甚至连本国企业都会开始向工资水平更低的国家迁移,比如缅甸和孟加拉。这会导致中国在产业升级换代还未完成之时就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中国过去30年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外资的助推,在可预见的将来也都将继续依赖外资,但前提是中国可以在剩下的时间里摆脱这个中等收入陷阱。那么中国该如何说服外资企业继续留下来呢,这其中应包括减少腐败带来的不确定性,完善国家的法制建设等。

但是,提高劳动力工资水平也不无益处,这将使中国人的购买力增强,实现从大规模制造基地向大规模消费市场的转变,这样也可以吸引外资继续留在中国。

历史上1985年广场协议后日本和其他外资企业撤离东南亚来到中国,这与当今的情况很类似。马来西亚当时进行的就是上述转变。不过由于马来西亚法律系统与西方相似,其体制风险要小于如今的中国。

中国社会当前处于一次结构性变革的边缘。这一结构性变革要比中国政府当前十分渴望推行的长期且痛苦的经济再平衡计划更具深远意义。有必要学习马来西亚当年的模式,以防工资水平的上涨“赶走”这些跨国公司。

总的来说,中国依然有着数以百万计拥有梦想的、肯吃苦、爱学习的年轻人,我认为中国当局只要能够建立完善的体制和制定正确的发展方向,一定可以争取到改革的时间,再现中国式奇迹。

布丁 发表于 2013-9-12 10:32

德银:全球人口趋势分析

德银全球策略师Sanjeev Sanyal:全球人口发展轨迹正接近重大转折点,并且我们认为,这种转变可能比主流预测显示的要来得更早和更猛烈。在我们看来,在未来不到15年里,全球生育率(fertility rate)将降至人口置换率(replacement rate)以下。由于人类寿命延长,未来几十年里,全球人口数量可能还将继续上升。但从繁衍后代方面来说,人类将不会再扩张。我们预计,世界人口将在2055年达到约87亿的峰值水平,到2100年将下降到80亿。因此,全球人口峰值可能提前半个世纪到来,并且到2100年,将比联合国当前预测的数值低28亿。

下图显示了全球生育率的下滑:



发达国家的人口出生率早就已经很低,而发展中国家的出生率将出现最大幅度的下跌,包括中国、俄罗斯和巴西等。不管中国是否废除独生子女政策,劳动力的大幅减少都将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发现,由于性别比例失调,中国已经没有足够的育龄妇女来稳定人口了。

为应对老龄化社会,需要延后退休时间。在我们看来,这份报告的大多数读者都将健康工作到70岁。这将对所有一切造成冲击,包括消费模式、大学系统等。但我们相信,老龄化社会绝不是关于养老院的问题。

下图显示了平均寿命的上升:



中国从“世界工厂”到“投资者世界”的转变,将给一些更年轻的国家创造机会,如印尼、菲律宾、印度。有趣的是,美国一直到21世纪50年代,劳动力都将不断增长(这长于大多数新兴市场),虽然移民群体中出生率的下降将削减这一增长轨迹。我们还认为,德国将意外地善于吸引移民,其表现将超过联合国的人口预测。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布丁资讯专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