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丁 发表于 2013-7-30 12:06

林毅夫:看空中国的人错了


本周一中国外交部安排的记者见面会上,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驳斥了近来外界盛传的中国经济前景悲观论,预计今后二十年GDP增长将在7.5-8%,因为相信中国政府能成功推行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经济放缓时采取反周期措施。

林毅夫称

过去三十三年来,对于中国经济即将崩溃的预测隔一阵子就会出现,而且不少人还很看重这种预测。

但我有理由相信,中国政府有能力将经济增长速度维持在7.5%到8%。

除了对政府改革和反周期措施有信心,林毅夫还指出,中国仍有赶超发达国家的技术潜力和“后发优势”。

以购买力来说,中国国民2008年的人均收入仅为美国国民的21%,相当于日本1951年、新加坡1967年和韩国1977年的国民收入水平。

林毅夫认为,今后七年增长7.3%是政府的底线,而达到这个增长水平需要在2010-2020年内使中国家庭收入翻倍。
除了审计署将组织审计政府性债务,中国政府近来也推出了一些刺激措施。

上周,中国财政部长楼继伟表示将出台一些微小企业减税措施。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加大了铁路投资规模,比原定规划目标的2.8万亿元增加0.5万亿元。

环保部还在牵头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环保部污染防治司处长汪涛透露,预计整个行动计划的投入将达到1.7万亿元。

林毅夫认为这一计划也会帮助推动增长。

大多数经济学家预计中国今年增长在7.5%左右,但他们认为中国仍有经济下滑风险,因为目前中国仍是投资驱动型,但已经负债水平很高,无法为新项目融资就会影响经济发展。

金融时报指出,近几周,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中国领导对增长速度放慢的宽容态度在经受考验,中国经济增长可能比他们预想的还慢。

李克强总理本月也强调要稳定增长。新华社文章称,李克强总理指出,

稳增长可以为调结构创造有效空间和条件,调结构能够为经济发展增添后劲,两者相辅相成

当经济运行逼近上下限时,宏观政策要侧重稳增长或防通胀,与调结构、促改革的中长期措施相结合,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布丁 发表于 2013-7-30 12:06

亚洲股市普遍上涨 日本股市低开高走 黄金回落

7月30日亚洲股市:

08:00 日经225指数开盘跌0.20%,报13634.20点;韩国首尔综合指数涨0.1%。

09:00 台湾股市开盘涨0.35%。

09:30 香港恒生指数开盘涨0.09%。沪综指开盘上涨5.15点,涨幅0.26%,报1981.45点;深证成指开盘上涨21.91点,涨幅0.29%,报7690.45点。

经历了周一暴跌3.3%之后,日经225指数今早开盘下跌0.20%,但随后收复跌幅,目前涨0.3%。黄金回落0.1%,每盎司1328.65美元。



今早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6月失业率3.9%,创四年半以来最低水平。此外,日本 6月 所有家庭支出月率 -2.0%,年率 -0.4%,低于预期。

日本6月工业产出年率-4.8%,预期-2.6%,前值-1.1%;月率-3.3%,预期-1.5%,前值+1.9%。

韩国方面数据显示,韩国6月工业产出年率 -2.6%,预期-1.0%,前值由-1.4%修正至-1.3%;韩国6月工业产出月率 +0.4%。韩国6月经常帐盈余72.373亿美元,前值盈余86.388亿美元。

本周关注的焦点还将集中于美联储将于今明两天召开的货币政策例会以及美国GDP数据的公布。

隔夜全球市场回顾: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周一表示,已完成对希腊受援项目履约状况的第四轮评审,并进而批准向该国发放下一笔22.9亿美元的援助资金,以缓解其在财政资金方面的燃眉之急。

美国方面数据显示,6月份美国旧房销售签约指数从前一个月的6年多高点滑落,环比下跌0.4%至110.9。

周一美国三大股指均收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比前一个交易日跌36.86点,收于15521.97点,跌幅为0.24%。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跌6.32点,收于1685.33点,跌幅为0.37%。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14.02点,收于3599.14点,跌幅为0.39%。

黄金上涨。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市场交投最活跃的8月交割黄金期价收于每盎司1328.4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上涨6.9美元,涨幅为0.52%。

纽约商品交易所9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15美元,收于每桶104.55美元,跌幅为0.14%。9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0.28美元,收于每桶107.45美元,涨幅为0.26%。

布丁 发表于 2013-7-30 12:06

美联储何时开始收缩QE的关键因素

现在,为了判断何时收缩QE,大家的眼睛都盯着GDP和失业率;但瑞信的Harley Bassman认为,何时收缩QE,与实体经济关系不大。真正的影响因素有三个,一是伯南克对市场兴旺与泡沫经济的权衡拿捏;二是美联储继任者对清白历史的要求;三是美联储对市场情绪的担忧。特别是最后一点,正如经济学家Kuroda所言,“一旦市场看清了QE是一种政府借贷,国债收益率马上会飙升”,美国经济将陷入困境。现在政府赤字逐渐下降,美联储不得不思考,他们的真实目的会不会被市场看破。

逐条编译如下,仅供参考:

1)市场能承受多少泡沫

经济下行时,来点泡沫能润滑市场;但太多泡沫时,市场将走向瘫痪。

直面经济危机,伯南克不得不给市场注入流动性;但是,注入多少流动性,必须谨慎拿捏。想当年,格林斯潘刚卸任,金融风暴就席卷而来,格林斯潘难辞其咎。伯南克不想重蹈覆辙。

趁着伯南克注入流动性,投资者曾趁机过度借贷,而现在,他们已经开始把资金兑现。当前市场里,做空者逐渐增加,做多者越来越少,压低了越来越多的资产价格,它们无法达到预期收益。这正是泡沫浮现、危机将至的前兆,就像1994、1998和2007年一样。美联储要阻止这一行为,防止新的危机,就要控制流动性、削减QE。

2)别留下烂摊子

QE不可能持续到世界末日,早晚要有一个人来叫停他。与其问“何时削减”,不如问“由谁削减”。

QE让一大群人收益,整个华尔街都难以接受它的离去。一旦QE彻底停住,必然有短期的市场混乱。倘若伯南克的继任者叫停QE,一片混乱中,愤怒的市场会骂他个狗血淋头,某些经济学者恐怕也会恶语相加。这个继任者就要背着屎盆子继续他的工作,难上加难。

而伯南克,是他一手开始了QE,是他把QE的种种好处带给市场。他叫停QE,市场没法说什么。这份得罪人的工作,只能由伯南克摆平,别留下烂摊子。

3)QE的债务货币化本质

美国财政赤字难以持续,这个话题并不新鲜。削减财政赤字的方法,无非是省钱、挣钱、或者印钱。大手大脚、享受生活的美国人,很难做到前两点。唯一的办法就是印钱,也就是传说中的债务货币化。通过印钞,让老百姓帮忙承担债务。印的越多,实际债务就越少,赤字会慢慢降低。

让我们看看美国财政赤字的变化:随着QE增加,赤字由大变小,趋势越来越明显。



但是,永远不要忘了“印钞减赤”的前提,那就是“不知不觉”。在市场毫无知觉时,投资者只会感觉经济在变好,市场会吸收掉通胀,股市债市会活跃地交易;在市场全知全觉时,经济不会变化,变化的只是节节攀升的通胀率,还有愤怒抗议的民众。

一旦市场发现了真相,经济信心迅速下降,市场情绪步入低潮,美联储政策将彻底无效。到时候,政府什么都做不了,只能任由市场情绪泛滥,眼看着危机到来,却束手无策。

总结

因此,削减QE只能早,不能晚。而究竟多早,不是GDP和失业率所左右的,而是上述三个关键因素。

ZENWU 发表于 2013-7-30 16:25

樓主好
感謝閣下的勤勞貢獻與分析智慧;):han:
敬祝您五路進財操作勝利成功
All my best wishes for the future

布丁 发表于 2013-7-30 20:53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经济学教授Steve H. Hanke列出了全球六大高通胀经济体及其货币。这六大经济体是:伊朗、朝鲜、阿根廷、委内瑞拉、埃及、叙利亚。

布丁 发表于 2013-7-30 20:55

澳洲央行行长Stevens:通胀数据表明未来仍有降息空间

澳大利亚央行行长Glenn Stevens表态二季度通胀数据表明,如果有必要央行仍然下调利率空间,如果澳元继续下跌他不会感到惊奇。

澳洲联储主席Stevens:第二季度通胀数据保持了澳洲联储的宽松空间。
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澳元下滑是有意义的。
资源投资的下跌幅度可能会“非常大”。
从历史标准来看,利率政策非常宽松。
在支出下滑时期,利率可能会降低。
商业信心受抑,这有些令人担忧。
非资源行业和楼市投资有上升的空间。

澳元的震荡料不会影响通胀前景。
货币政策刺激尚未达到极限。
并不担心会用尽政策手段。
目前并未见资产泡沫,若有需要将考虑宏观政策工具。
当前的正常利率水平可能会低于过去。


澳大利亚2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2.35%,创下近一年俩最低水平。

澳联储在过去两次议息会议中维持创纪录低的2.75%基准利率不变,二季度澳元汇率下跌了12%,缓解了依赖矿业出口的澳洲经济压力。

但是彭博报调研显示有交易员正押注澳联储会在8月下调25个基点,而自2011年11月以来降息幅度达到了2个百分点。

在关于澳大利亚最大贸易伙伴中国经济增长问题上,Stevens认为:

中国经济正传达出政策制定者想要的效果。
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处于不切实际的高度。

陆克文在取代吉拉德成为澳大利亚总理后改变了经济政策方向,他试图在中国经济增长趋缓的不利条件下,引领澳大利亚走出困境。面对11月份的大选,一些民调显示他领导的共党支持率与反对党不相上下。

布丁 发表于 2013-7-30 21:09

美联储研究:保守估计,金融危机成本高达14万亿美元

美国达拉斯联储研究员Tyler Atkinson、David Luttrell和Harvey Rosenblum在一份最新报告中计算了金融危机的成本。

他们在报告中指出:

与2007-09年金融危机相关的,是巨大的经济产出损失和金融财富损失,长期失业所致的心理伤害和技能萎缩,政府干预的增加,以及其他重大成本。

他们给出了一个名义上的数字区间,但更重要的结论是:危机引发的机会成本过大,导致无法计算出准确的总成本。“许多这些成本是无形的或是难以测算的,总成本至少相当于本该生产而没有生产的那部分经济产出—— 一年经济产出的40-90%。但考虑到一些不那么有形的成本,总成本可能超过一年的经济产出。”

他们考虑了三种趋势GDP增长率下的情况:

首先,假定人均GDP增长率恒定,那么年均GDP增速将高于4%。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经济损失了11.7万亿美元。



第二,假定工作年龄人口的人均GDP增长率恒定,那么GDP增速将接近4%,此时损失为9万亿美元。



最后,假设采用国会预算局(CBO)危机前的潜在产出预测,那么损失为6万亿美元。



但他们称,上述三种情况都没有考虑来自失业方面的损失。如果考虑失业损失,就能得到14万亿美元的成本数值:

2008-12年间,经济疲软所致的失业减少了约9000万美元的收入。根据Helliwell和Huang(“New Measures Of The Costs Of Unemployment”)的研究结果,截至2012年底,失业率升至自然水平以上所致的社会成本应该是这一数值的15倍,即14万亿美元(占2007年经济产出的90%)。

此外,金融危机带来的成本还包括“机会减少”、“公众信任受损”等,而这些又可能在未来造成连锁反应。报告指出:

最狭义的和最容易量化的危机成本是巨大的,其影响也是严重的。考虑到我们的预测区间、温和的经济复苏,以及源自于第二次大收缩的其他大量负面效应,我们认为,金融危机的总成本可能超过整一年的经济产出。

布丁 发表于 2013-7-30 22:58

欧元区7月经济景气指数连续三个月改善 至15个月最高

欧盟委员会周二公布的报告显示,因欧元区前四大经济体的经济景气改善,欧元区7月份经济景气指数升至15个月来的最高水平。该数据意味着欧洲央行本周四不太可能降息。欧元区GDP或将在第三季度开始出现增长。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布丁资讯专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