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吉祥 发表于 2007-7-18 20:54

避險基金

每當國內股市出現重大趨勢轉折,或不尋常的買進賣出,在找不出具體原因的情況下,經常會被解讀是Hedge Fund(「避險基金」,有人稱「對沖基金」)翻雲覆雨所致。



不過,這答案未必正確,避險基金的進出絕不是檯面上的統計數據所能捉摸。以我本人身為避險基金操盤手的實際經驗,除了同公司的同事外,幾乎不與其他同業交流,也不可能公布任何進出動向。因此,股市中經常散布的避險基金消息,絕大多數是自由心證的繪聲繪影,沒有任何根據的推論。



有些耳語其實是神化了避險基金,甚至是掩護假外資(國內資金但透過國外機構轉手投資)的煙霧彈,讓散戶們產生錯覺,進而盲目跟進。因此,如果對避險基金的生態、種類與操作邏輯有正確的認知,日後就不易被市場謠言所誤導。



長多結構的改變,促使避險基金的興起



在過去40年,由於美國股市處於長期上漲、短中期空頭修正的影響,長期持有股票與共同基金的投資方式,確實能有不錯的獲利。共同基金經理人與一般大眾的投資觀念,也都習慣於long&hold(買進長抱)即能獲利的投資邏輯。



可惜的是,風水是會輪流轉的,如今經濟環境早已改變,取而代之的,是金融市場的大幅波動與較長期的空頭修正,長期抱著股票並期望獲得穩定收益的時代不復存在。可是衡量共同基金經理人的標準,是所謂的「相對報酬」,也就是績效只要優於市場指數就算及格。若能在同業中名列前茅,即使是虧錢,也能揚名立萬。



但對投資人來說,支付管理費請專家代為投資,目的當然是為了賺錢。基金經理人若抱著績效不輸大盤,就算可以交代的心態,其實並不公平。萬一遇上像日股1990年代的長空格局,13年的平均投資報酬率居然是虧損35%的情況時,根本就完全喪失理財的目的。



因此,善用期貨、選擇權及外?保證金交易等衍生性商品多空皆宜的特性,進而發展獨特交易策略,創造長期穩定且績效更高的避險基金,自然能吸引投資人的青睞。



擁有4大特質,才可稱為避險基金



事實上,根據資料顯示,1998年起至2004年第一季止,績效最好的前25%避險基金的平均年報酬率為23.5%,遠高於共同基金的10.7%,績效排在後25%避險基金的平均年報酬率為0.6%,仍高於共同基金的-1.4%,說明整體避險基金風險未必比較高,但績效高於一籌。



在績效誘人的驅使下,全球的避險基金家數與市場規模逐年俱增,預估今年將有超過8000家避險基金,管理的資產市值將近1兆美元,是令人無法忽視的資金力量,也說明的受歡迎的程度。



相信大家一定很好奇,避險基金到底是什麼?老實說,很難用簡單的一句話為避險基金下定義,因為操作的策略種類多達10餘種,就我的認知,凡具有下列特質的基金,即可被歸類為Hedge Fund:



特質1不使用long&hold的傳統投資策略:long&hold是共同基金最廣泛使用的操作策略,注重長期獲利,但較適用於多頭市場。



特質2重視風險控制的技術更勝於對報酬的追求:避險基金的得名,不在於它的高績效,而在於對風險的控制技術與工具使用,遠較傳統基金多元與靈活。



特質3降低與傳統股市指數標竿的相關性:不論市場漲跌,避險基金都要有從中獲利的本事。



特質4以績效做為避險基金管理公司的主要獲利依據:傳統基金以基金市值的一定百分比(約3~5%)之管理費為收入來源。但避險基金是以操作獲利的分享為主,管理費率約為1%,另加15~20%的績效抽成。



避險基金有多元化的獲利管道





雖然需要同時具備上述四大特質才夠格稱為避險基金,但因為著重的標的物與交易策略的不同,可再細分為10餘種。為了幫助大家了解,我先概分為下列四大類:



1.Directional Trading(趨勢交易型)

占Hedge Fund比重25%,是找出趨勢所在順勢操作。例如台股於去年4月開始起漲,均線漸漸在低檔形成多頭趨勢,就會吸引System型(依靠技術分析交易系統)的避險基金熱錢進入。可是如果全世界景氣翻空,但某國家因政治力的干預讓匯市與股市維持不墜,形成不對稱的市場,就會吸引如索羅斯掌控的量子基金這種Macro型(總經趨勢)的放空狙擊,形成金融風暴賺取暴利。



2.Relative Value(套利型)

占Hedge Fund比重36%,是最傳統的避險基金的操作策略。同一金融商品標的因為不同區域或不同商品別,因報價有落差,形成套利空間。例如股票vs可轉換公司債、股票vs ADR(美國存託憑證)。投資報酬率雖然不會太突出,但因為風險很低,所以績效相對穩定,有些避險基金會利用資金槓桿增加報酬率。



3.Specialist Credit(合併或破產清算型)

占Hedge Fund比重11%。「麻雀變鳳凰」的電影裡,李察吉爾所飾演的商場大亨,以低價買進經營不善的企業,將有價值的資產分別拆開高價出售賺取暴利,就是典型代表。有時是取得小公司的經營權,由專業人士改善體質後再出售,或是與知名大公司合併,賺取股價上漲的利潤,頗類似創投業者的角色。



4.Stock Selection(股價乖離過大型)

占Hedge Fund比重28%,尋找股價超漲或超跌且乖離嚴重的股市,進行放空或買進的操作。例如台股受SARS影響而嚴重超跌,此類避險基金就會買進權值股,進行長期投資。但若股價只是受短期影響,例如總統大選的紛爭而急挫,因為已脫離長線低檔區,此時買進熱門股為標的,以短期操作為主要策略。



全世界有數以百計的國家,可以操作的市場與金融商品難以計數。更何況同一種金融商品又有多種操作策略,每一種策略都有Hedge Fund的獲利空間。這是不是比單純買進賣出的股票與共同基金投資,更令人著迷。



只不過,這也意味著避險基金必需能靈活進出,不能受太多法規約束(美國證管會規定,基金投資人在100人之內,不需受證管會約束),才能不暴露行跡、錯失商機,甚至成為別人狙殺的對象。這也是我之前說明有關避險基金進出台股的風聲,多半是耳語居多的主因。



此外,避險基金對外公開的資訊非常少,而且能參與的人,除了避險基金的經理人本身外,僅限定少數富豪或法人才能參與。過去美國的Hedge Fund收取資金的門檻約高達50萬美元,且贖回需提前30天通知,有些基金甚至規定一年或三年內不得贖回。



換句話說,如果你對Hedge Fund所提供的資訊缺乏解讀的能力,無法理解它的操作策略,自然也難以定期評估風險。盲目投資再加上投資金額如此龐大,就是投資避險基金最大的風險所在。



Hedge Fund該叫「避險基金」還是「對沖基金」?



一開始Hedge Fund是以尋找套利空間,賺取無風險利潤為目的,所以常常一邊買、一邊賣以鎖定價差,因此被稱為對沖基金。但現今只要能運用策略有效降低風險、創造績效的操作基金,都可納入Hedge Fund的範疇。換句話說,傳統套利型的對沖基金只能算是Hedge Fund的一種,因此用「避險基金」較為適宜。

參考資料

2004/05/23 smart智富月刊第69期

一切吉祥 发表于 2007-7-18 21:06

K1它是一隻低風險低波幅的避險基金,使用”K1 Allocation System”之操作策略,超穩定的經營績效,從1996年1月成立以來,至今超過11年竟然有高達82%的月份都是正數,只有不到18%月份是負的,所以年年正成長(平均11年為21.43%)它雖不是獲利最高,但在穩定水準方面在業界是給予高評價的,在2006年7月今周刊501期108頁標題為『富人避險俱樂部,散戶請入列』就詳細介紹K1基金公司執行董事夏禮治來台發表會,以往像索羅斯高檔的量子基金都要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美金的門檻,只有富人才有能力參予投資,現在連一般散戶也都有機會,最低門檻2500 USD就有機會買到高品質的避險基金,報導指出富有人喜歡避險基金莫過於它每年穩定成長,財富累積才能持續不絕。
基金特色
K1環球基金 (K1 Global Fund)是一支綜合基金,由約30~40支絕對回報的基金組合而成(基金中的基金Fund of Fund),運用半自動程式計算多頭及空頭雙向操作的避險基金。本基金自成立以來,在4.77%極低的波動度下,平均每年可為投資人賺得21.97%的回報。82.93%的月份是正回報的,本基金最大單月跌幅為–3.43%;同時期S&P100的單月最大跌幅為-49.37%,註冊在德國,基金經理人具有謹慎細心打造最好的績效的投資策略特色,而以穩定度的比較,在2000~2002年時MSCI經歷網路泡沫化及911事件,那斯達克從5132點跌到1108點,縮水成1/5,結果K1 Fund表現卻是,MSCI跌越多K1 Fund漲越多,就說明這些避險基金都是多空雙向,不受景氣及世界指數影響穩定成長,難怪為富人的最愛。另外K1不只是最穩定(波幅最小)也是獲利最高,優質的避險基金。
K1 Allocation System
K1 Allocation System開始運作。這是一個半自動基金分配系統,用以篩選子避險基金。所謂半自動系統,指的是該系統會自動依設定的條件篩選出合於所設定條件的避險基金,然後再由經理人從中篩選約四十檔左右,做為投資的標的。該系統以追求穩定報酬為前提,而非高報酬,這點由該系統篩選子基金的條件便可見出。該系統篩選子基金的條件如下:
1、最少兩年真正交易買賣
2、最少80%交易月份為是獲利(最難達到的要求)
3、最大跌幅不能超過月均收益的2.5倍(第二項最難達到的要求)
4、夏普比率Sharpe ratio不能少於1.5
5、跟其他的組件的相關性 (r2 )不能超過0.3
6、管理資產超過1億元
7、審核會計師及核數師的報告
K1 Allocation System開始運作之初,只開放給歐洲人,又因德國並不允許公開銷售避險基金,所以只能用俱樂部型態,採高門檻、限制投資人數的方式來招募投資者(限制股權)。又因全球避險基金數量並不多,故在當時實難以嚴格執行K1 Allocation System,只得稍稍從寬,選擇一些中長期看好但短期波動可能較大、相關係數低的避險基金。直到2000年之後,全球避險基金的數量快速增加,K1 Allocation System乃開始嚴格執行,凡是不合K1 Allocation System條件的基金,會立刻被剔除,基金的風險與報酬乃見漸趨向穩定,不再出現高波動的現象。
X1 Fund與K1 Global Ltd.的關係
Mr. Helmut Kiner(德國人)發明了 K1 Allocation System (K1基金分配系統)後,就在1996年將之運用在 K1 Global Ltd. 上,成為該基金挑選子基金的門檻的半自動系統。因稅務考量,1997年12月31日,乃在英屬維京群島(British Virgin Islands)成立 DEVELOPMENT VENTURES LIMITED. ,1998年7月9日公司更名為 RIWA FUTURES LIMITED. ,2002年9月12日又申請更名為 K1 Global Ltd. ,當年十一月通過正式啟用這個公司名稱,沿用至今。如果從http://www.x1fund.com下載的概覽表(Factsheet)上,所見到的成立日期為2002年11月,便是源於此。該基金在 the British Virgin Islands Mutual Funds Act 法令中,屬於私募基金, Financial Investment Service International Ltd. 和 Slater Management Ltd. 都持有 K1 Global Ltd. 的股份。而 K1 Global Ltd. 雖是公司的名稱,也是該基金的名稱,監管銀行為摩洛哥的HSBC。為了行政的方便, K1 Global Ltd. 乃在瑞士蘇黎士成立 K1 Fund Distribution Ltd. ,以之為行政中心。該公司將該基金的推廣與行銷,交給了 X1 Fund Allocation GmbH ( X1基金投資管理公司,該公司註冊在德國聯邦財政管理委員會), X1基金分銷辦公室是在德國漢堡,並在奧地利、德國、香港和瑞士,建立行銷通路。美商元太國際基金管理是於2007年4月員工旅遊至奧地利時和K1建立起分銷關係的。
K1 Global Ltd.
X1是註冊在德國聯邦財政管理委員會的基金投資管理公司,第一支基金K1 Fund是在1996年成立,之後成立幾個基金,如「K1 Invest Ltd.(K1投資) 」、「K1 Global Ltd”(K1全球公司) 」、「X1 Global Euro Index Fund(X1全球歐元指數基金) 」、「X1 Global USD Index Fund(X1全球美元指數基金)」、「X1 Global Master Fund (X1全球主要基金) 」,以及資本保護票據Proventa和Swissselect 3。K1所使用的「The K1 Fund Allocation System」分配系統是一個半自動的分配系統,主要是以避險基金的統計和相關因素為基礎,K1的策略已經是歐洲最成功的避險基金分配系統。「The K1 Fund Allocation System©™」自1996年以來,已經累積了662%的回報,年複利為21.97%,並且有82%的月份是得到正的報酬率。自1998年以來單月最大的跌幅為4.47%,自1998年以來單月最大的波幅是5.57%。X1全球主要基金包含了大概35~40檔絕對回報、市場中立的子基金,這些基金是由電子計算系統在全球資本市場中選擇出具有良好回報的基金,主要是多元化的分散投資風險。這些子基具有低波動率、另類投資的特點,並且與傳統的投資如股票和債券有低的關聯性。這些策略使基金不管股市或是債市下跌或是蕭條時,都能夠得到正的回報。該基金為避險基金中的基金(Hegefund of funds),並不直接進入投資市場,而是去購買其他的避險基金,其選擇基金是有一定的標準的:
1、至少有兩年真實的交易,而非模擬交易。
2、80%的交易月份是獲利的(對所有的系統來說這是最困難的標準)。
3、最大的跌幅(意即最大的損失)不會超過平均每個月2.5倍的獲利。(對所有的系統來說這是最困難的標準)
4、夏普指數不能少於1.5(夏普指數是用來衡量投資報酬率與風險之間的關係,最小為0,最大是10,越高是越好)。
5、與其他系統的關聯係數不能高於0.3。關聯系數是一個衡量投資組合平衡與否的參考值,標準值為-1~1,越低越好,也就是說不會因為股市債市的波動而影響到績效表現。
6、經由會計報表或是審計師審核證明。
目前配置的組合如下:21%可轉債套利、6%多重策略、7%期貨管理、12%宏觀策略、12%危難證券策略、18%固定收益套利,以及9%避險基金中的基金。
其旗下子基金,舉其要者如下:
1、Absolute Return Europe Fund(歐洲絕對回報基金),97.83%個月份正回報。
2、The Argo Fund Ltd. - Emerging Market Fixed-Income & Distressed Securities (Argo新興市場固定收益和危難證券基金),95.31%個月份正回報。
3、Henderson European Absolute Return Fund - Long/ Short Equities(亨德森歐洲絕對回報基金—多空股票策略),82.14%個月份正回報。
4、Vega Select Opportunities Fund - Global Macro(Vega機會選擇基金—全球宏觀),至少78%個月份正回報。
5、Growth Management Ltd. Multi Strategy(成長管理公司---多重策略),98.92%個月份正回報。
6、Coast Value Fund Ltd. - Fixed Income Arbitrage(海岸價值基金公司—固定收益套利),95. 29%個月份正回報。
基金績效

該基金創自1996年,是一家註冊在德國的避險基金公司所發行,行政中心在瑞士,平均年回報為21.97%,夏普指數更高達2.08%,公司資產為 USD 250 Million ,採月交易。

一切吉祥 发表于 2007-7-22 09:41

國人本對避險基金相當陌生,一直到索羅斯以「量子基金」炒作匯率,引發亞洲金融風暴後,部分國人才驚覺原來還有一種叫「避險基金」的東西。

  雖然亞洲金融風暴過往已久,報章雜誌也偶會報導避險基金,但在個人的經驗中,國人對避險基金的認識,似乎依舊處於石器時代。

  先談談避險基金的由來吧。大約在1940年末期,有一個名叫瓊斯(Alfred Winslow Jones)的新聞工作者,他把所有的投資分為兩組,一組作多股票,另一組則放空股票,藉此以規避市場風險,並建立起經理人的績效獎金制度。於是,「避險基金(hedge fund)」於1966年,首次出現在《Foetune》雜誌,而被沿用至今。

  由此可知,避險基金是可以做多及放空的,與國人較為熟知的只能作多的傳統共同基金有所不同。避險基金的投資標的,可包括股票、債券、期貨、選擇權、外匯、商品……等,有些另類策略,可能大部分的人連想都想不到。

  避險基金的主要目標,可區分為三大類:

一、提高絕對報酬,降低與股、債市的連動性。

二、維持正的投資績效,使其不受經濟變動的影響,並降低績效的波動性

      與保護本金。

三、針對下跌風險作避險。

  只要能夠達成以上的策略與標的,經理人就會找出被高估的市場進行放空,或找出被低估的市場買入。下表是避險基金與傳統共同基金的比較:


避險基金
共同基金

目標
與指數漲跌無關,追求絕對報酬。
以打敗指數為目標,追求相對報酬。

操作策略
可以做多與放空,可使用財務槓桿與衍生性金融商品規避風險,具多元彈性之操作策略。
只能作多,無法放空,缺乏避險工具可供使用。

分散風險

程度
與股票、債券市場相關性極低,能達成風險的有效分散。
與股票、債券市場相關性較高,無法有效風險。

持股策略
根據市場狀況,調整持股比率或放空。
不論市場好壞,需維持一定高持股比率。

投資門檻
大多至少需要25萬美元,現在有些則只需要5000美元就可投資。透過基金中的基金,也可以有效降低投資門檻。
單筆只需要數百美元即可投資。

利害共存
基金經理人需出資參與其本身所管理的基金。
法令禁止基金經理人購買該基金的持股。

報酬預測
因設有目標報酬與停損比率,投資人可以預測某些策略的報酬率區間、可能之最大獲利或最大損失。
預測共同基金的報酬率,與預測市場走勢一樣困難。





  表面看來,避險基金似乎只有優點而無(或少)缺點,請不要誤解,避險基金的確也有其優、缺點的。

避險基金的風險如下:

    一、有大量損失的可能。

 二、非常倚重基金經理人的專業知識。

 三、監管者並不審查沒有註冊的避險基金的投資績效是否公平與穩當。

   (因避險基金為一種管理私募的投資組合,投資者可選擇有註冊的

   較為穩當。)

 四、沒有註冊的避險基金,毋須公開其持股或表現。

 五、風格有可能轉變。



避險基金的優點如下:

一、投資者將避險基金加入均衡的投資組合之中,可以改善整體風險、調

  整回報。(馬可維茲的效率前緣說)

二、大部分的避險基金與股市相關性均偏低。

三、無論市場多、空,基金經理人均可運用多種技巧,達成絕對報酬。

四、除了一些高槓桿、高風險策略的避險基金外,避險基金的波動性一般

  較市場低。

五、基金經理人的利益與投資者一致,有高度爭取好表現的動力。

六、避險基金中的基金,具有分散不同的避險基金策略及管理技巧所帶來

  的風險的特質。

  一般而言,避險基金並沒有義務對外公佈其資產負債及操作策略,因而使避險基金蒙上一層神祕的面紗。避險基金的現況資料,只能來自基金本身的揭露了。

  避險基金的平均壽命並不長,只有40個月,只有大約15%的避險基金的經營時間超過六年,而60%的避險基金其存活不超過三年。

  從1989年到1996年,存活下來的避險基金,年平均獲利為18%;未能存活的避險基金,年平均獲利則為10.5%。事實上,避險基金的種類約有十幾種,採用高槓桿策略的並未超過5%。

  有鑑於此,如果一檔避險基金存活超過十年,那就有極高的參考價了。

  Superfund(未改名之前叫Quadriga)避險基金公司,成立至今已有十年的投資經驗,是全球表現最佳的管理期貨基金經理之一。集團分別於美國SEC、NFA / CFTC和NASD,及奧地利的FMA和香港的SFC,領有監管牌照,所管理的資產總值超過16億美元,擁有超過50,000名投資者,銷售地區包括維也納、因斯布魯克、法蘭克福、蘇黎世、紐約、香港、新加坡、阿姆斯特丹、蒙特維的亞、聖保羅、列支敦士登、斯德哥爾摩、華沙、日本、摩納哥……等。投資於超過100個世界各地的期貨市場,包括我們每天都需要的日用品(貨幣、牲畜、農產品、金屬、債券、能源、指數、穀類)。

  該基金公司所獲獎項也不少,舉例來說:

1998 Lipper海外基金排行榜第一名。

1999 MAR避險基金排行榜,QAG(該公司A系列基金)奪得第一名。

2001    環球宏觀策略基金排行榜(三年),QAG奪得第一名。

2002      Lipper期貨及期權基金排行榜,QAG奪得第一名。

2002 歐洲對沖(避險)基金回顧,最佳單一經理。

2003 Options Alternative Awards在期貨交易類,奪得第一名。

2003      ITR CTA期貨管理顧問排行榜,GCT美元(該公司B系列基金)奪

    得第一名。

2003 MAR / Hedge,最佳表現基金(三年)。

2004   QAG及GCT美元,獲標準普爾5顆星評等。

  以C系列的Cayman而言,平均年報酬將近39%,持有超過三年,還從未見過有虧損的紀錄。

  該公司的避險基金,最大風險在於市場沒有趨勢。只要市場趨勢出現,無論多頭或空頭(可放空),它都要大賺其錢。平均而言,一年只要出現2~3次或漲或跌的趨勢,年報酬要超過20%則非難事。難怪該公司的商品,會成為日本人的最愛。

一切吉祥 发表于 2007-7-22 09:48

:loveliness:

[ 本帖最后由 一切吉祥 于 2007-7-22 09:53 编辑 ]

一切吉祥 发表于 2007-7-22 09:57

環球股市表現波動,加上市場憂慮美國經濟轉趨衰退,不少投資者紛紛轉投基金懷抱,希望可避過這段調整期。奈何不少股票基金近期難逃下跌命運。那麼在現時市況下,有甚麼基金可以選擇呢?

坊間的基金層出不窮,要找一些與股票市場相連性較低的基金,作為跌市下的避難所,商品及農產品基金是不錯的選擇。只可惜農產品基金於現時市場上的選擇不多,至目前為止,寶源投資管理旗下「寶源農業基金」是現時市場上唯一獲證監會認可投資期貨的農業基金。

求過於供上升空間大
寶源投資管理董事兼新興市場債券及商品產品經理ChristopherWyke表示,近日環球股市表現波動,農產品價格與環球股市相關性較低,加上商品市場存在求過於供的情況,價格仍然偏低,故不失為在跌市下能為投資者爭取更高盈利,而又可減低投資風險的投資工具。

近半年來不少市場人士均預期農產品價格於未來十年將步入牛市,即使高盛最新報告亦表示看好農產品價格走勢。ChristopherWyke更相信現時商品已處於牛市初段,他表示農產品價格在過去一直橫行,在過去六個月始見升勢,故相信其未來價格走勢仍然向好。

市場預期在可見將來,農產品需求將日益增加,農產品價格亦會持續做好。以玉米為例,現時美國便使用大量玉米提煉乙醇,作為汽油的替代品,美國更將乙醇目標產量從去年的四十億加侖,增至二○一○年的七十五億加侖。ChristopherWyke相信,在乙醇的需求帶動下,玉米需求與價格會被連帶提升,而在供求關係下,亦可支持農產品價格持續做好,因此農業基金為投資者分散風險之餘,而又可以提高回報。

寶源基金入場費7.8萬
寶源農業基金自○六年十月推出,最低投資額為一萬美元(約七萬八千港元),其後的最低額外認購額為五千美元(約三萬九千港元),管理年費為百分之一點七五,首次認購費最高約為百分之五點二六。

該基金主要投資於一系列農業商品期貨及其他商品掛衍生工具和結構性票據,但較少投資於股票等,以減低與環球股市的相連性。該基金主力投資於穀物上,佔資產逾三成四,油籽佔近三成二,人工種植類商品佔近一成七,纖維及禽畜等佔少於一成,餘下約半成為現金。

一切吉祥 发表于 2007-7-22 10:00

投資農產品 不怕物價大漲
有記帳習慣的人,一定注意到近來包括泡麵、餅乾、食用油、包子、水餃、奶粉等食品,全都在漲價,連小朋友最愛喝的養樂多,也因為受到乳製品、糖等原物料價格攀升,一瓶售價從6元漲到8元,漲幅高達33%。

食品價格上漲,主要是反應農產品原料的節節上升,也印證了商品投資大師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的預言。早在1990年代,羅傑斯就開始觀察「大宗商品」,大宗商品已經走了7年的多頭行情,這期間不同類型商品都有輪漲,原油、礦物、貴金屬、煤炭、能源等,都已大漲一輪,現在正要接棒的則是和民生物資價格變動緊密連結的農產品。

原物料漲完 農產品接漲

6月分芝加哥期貨市場中玉米期貨價格創下5年以來新高,而小麥期貨價格也在6月中旬時,出現連續3天飆漲15~20%的行情,因此,羅傑斯在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時表示,「在大宗商品中,現在應該加碼投資玉米這類農產品,農產品是未來18個月最可望有高回報的投資。」

羅傑斯的言論,也引起外資研究機構的認同。在麥格理銀行(Macquarie Bank)發布的研究報告中,分析了過去一個世紀的商品價格數據,發現大宗商品價格與原物料之間具有緊密的連動關係,因為當石油、天然氣和金屬價格上漲以後,意味著農民需支付更高成本,以購買設備所需的燃料及農作物所需的化肥,加上農作物運抵市場的成本也隨著提高,進而推升農產品價格。

而這種連動關係,在全球氣候異常,以及對於替代性能源的需求下,更有助於支撐農產品價格上漲。

玉米與黃豆兼具糧食與燃料用途

「原物料上漲,啟動了這波農產品的多頭漲勢,」寶來曼氏期貨研究員曾泓儒指出,在期貨市場中有交易的農產品包括玉米、小麥及黃豆,這些農產品之間有著像「食物鏈」般的價格連動關係。

曾泓儒進一步解釋,2006年初玉米價格開始飆升,由於玉米是製造乙醇的主要原料,乙醇是熱門的替代性燃料,因此美國去年至今年生產的玉米,有6成都拿去製作乙醇,因此玉米價格去年1年之間暴漲了67%。

驚人的價格漲幅,引誘不少農夫轉種玉米,種植黃豆和小麥的耕地面積自然相對減少,因此小麥和黃豆的價格也逐漸攀升。

而天候因素又讓農產品價格加薪添柴,小麥的兩大主要出口國──烏克蘭和俄羅斯正遭逢乾旱,小麥產能減少,目前全球小麥的庫存量已經創下30年來的新低。「如果乾旱的因素無法解除,小麥的價格應該還會再漲,」曾泓儒說。

除了玉米之外,既能夠當作食品、又能夠當作燃料,具有「雙重用途」的農產品,還包括能夠轉化為生質柴油充當燃料的黃豆。「只要油價居高不下,全球替代性能源需求也會持續增加,這是除民生需求外,驅動大宗農產品價格上漲的另一個主要動力。」霸菱投顧行銷經理王秋燕指出。

投資農產品期貨 風險高

農產品的大漲為民生消費者帶來痛苦,但對投資者來說卻帶來福音。農產品在羅傑斯眼中是「下一個金磚」,台灣投資人如果想要投資農產品,最直接的管道當屬農產品期貨。去年10月分,寶來曼氏期貨就是看到這波大行情可以走上近10年的長期多頭,因而成立了「農產品期貨交易平台」,目前開戶人數已經增加4倍,交易量也逐漸增加。

農產品期貨就和一般期貨操作方式相同,需先繳交小額保證金購買1個交易合約,如果農產品期貨價格漲幅超過保證金金額,就可以輕易賺進1倍以上的獲利;反之如果下跌,損失的金額可能連保證金都吃掉了。

例如,黃豆期貨一個交易合約的保證金是1,350美元,但是一個合約價格是4萬美元,如果期貨價格下跌5%,合約價格便損失2,000美元,保證金便全數賠光。

寶來曼氏期貨資深研究員孫蕙聆建議,「農產品期貨會有季節性,預期價格會在6~18個月內反應,長線來看風險並不高。」因此她建議,投資不一定要以槓桿方式來操作,而是直接買進整口合約價格,拉長投資時間,賺取現貨價差。但是這樣的投資門檻相當高,不適合小額投資人。

投資農產品基金 門檻高

國內截至目前為止,並沒有直接投資在農產品類股的基金商品,只能夠間接投資在「農產品概念基金」,也就是投資區域以農產品出口國為主的基金,例如拉丁美洲基金。拉丁美洲是全球土地利用率、農業生產效率最高地區,尤其是巴西、阿根廷。「巴西已經是全球最主要蔗糖出口國,同時也是運用乙醇為替代燃油成效最好的國家,」霸菱投顧行銷經理王秋燕指出,因此農產品行情上漲,也會帶動基金投資績效。

此外,在少數能源類股基金中,例如霸菱全球資源基金、遠東大聯全球原物料能源基金等,也看好農產品的長線趨勢,微幅增加農產品的投資比重。

去年開始不少資產管理業者在香港發行農產品基金,像是寶源農業基金、德意志資產管理公司的DWS環球神農基金。

其中寶源農業基金主要是以期貨和期權為操作工具,小麥、玉米和黃豆為前3大投資標的,去年10月成立至今累積報酬率為4%,DWS環球神農基金的投資標的則是以農產品相關類股,進行價值選股。

只是,上述在香港發行的農產品基金投資門檻都從5000美元(折合新台幣約17萬元)起跳,並且必須有香港的銀行戶頭,才能夠扣款。境外基金業者表示,對於物價略微敏感的高資產人士,去年下半年就開始詢問相關產品。

但須提醒的是,農產品基金主要投資標的還是以農產品期貨為主,農產品雖然長期看好,但是這類商品交易價格波動大,投資門檻又高,投資前應該要考量自己的風險承受度,是否能夠忍受每日淨值上下劇烈震盪,才有機會賺到長線報酬。




名詞解釋:生質柴油

生質柴油(Biodiesel)也是替代性燃料的一種,是指利用以動植物油或廢食用油脂,經轉化技術後所產生的酯類,直接使用或混合石化柴油作為燃料者,可以直接替代柴油,因此價格和油價具有相當高的連動性。

一切吉祥 发表于 2007-7-22 10:02

談到近年投資市場中「賺錢的商品」,不禁令人想起愈升愈有的金、銅、鎳等金屬價格,以及年前盛極一時的原油。雖說有弱美元的支持,但畢竟這些商品價格已累積相當的升幅,投資者目前才高追,難免擔心會接火棒。寶源投資管理董事兼新興市場債券及商品產品經理Christopher Wyke則認為,商品市場牛市至少可延續10年,而一直被市場遺忘的商品是農產品,更有「追落後」的潛質,當中粟米及油籽價格起碼可升兩成。

雖說過去5至6年,商品價格錄得顯著升幅,但根據歷史數據顯示,商品的整體表現仍跑輸股票等資產類別。以標普500指數為例,由1956年至今年2月底,累積升幅逾30倍,但反映19種商品價格走勢的CRB指數,同期卻上升不足3倍。Wyke表示,商品正處於牛市初期,估計這個升浪可延續10年,意味現價具一定的吸引力。隨美元匯價持續下跌,商品對美元區以外的投資者來說,無疑是廉宜了,他預料資金會在未來數年大舉流入商品市場,令商品價格進一步做好。

人均耕地大減 影響供應

在眾多商品類別當中,Wyke最看好農產品的上升潛力,因為這幾年來幾乎未升過。「油價由02年開展升浪,工業金屬及貴金屬價格隨後在05年上升,至於農產品價格,由97年至06年間,只能保持平穩,直至最近半年才見有上升象(見圖)。在衡量風險與回報後,我相信農產品是最具吸引力的商品,其價格相比起金屬及原油,大有『追落後』的空間,特別是粟米以及棕櫚油等較少投資者注意的油籽類產品,價格升幅至少有兩成以上。」

粟米可煉乙醇 最為看好

除了參考過去價格走勢之外,Wyke 認為農產品價格獲基本因素支持。最主要原因是,全球城市化及工業化的發展,令農業用地日漸減少,影響糧食產量。據聯合國的數字,05年人均耕地只有約0.8公頃,較40年前大幅減少43%,到了2050年,耕地預料會進一步跌至每人不足0.6公頃,在「僧多(人口上升)粥少(產量減少)」的情下,農產品自然有上升的誘因。Wyke指出,穀物類農產品當中,以粟米的供應最為緊張,05至06年粟米的儲存量跌至12.4%,為35年來最低水平,這是由於粟米除了食用之外,還可用來提煉乙醇,成為汽油的燃料。

美國總統喬治布殊定下目標,10年內要將乙醇的生產量,由目前每年40億加侖,提高至350億加侖,對粟米的需求可謂有增無減。

穀物及油籽價格,受惠於生化燃料的需求帶動,Wyke預期,用作種植該等農產品的耕地比例會上升,但大豆、棉花、小麥等產品的產量,則相應減少,致使農產品價格全面上升。

一切吉祥 发表于 2007-7-22 10:05

現在吃玉米越來越貴,因為產玉米的美國和澳洲價格都提高了,美國甚至連爆米花都要漲價,不過吃玉米也許貴,但是投資玉米卻很賺錢,部分把玉米當作投資標的基金,最近半年都賺翻了,國際上有一檔專門投資玉米等農產品的基金,就上漲超過2成5,投資8萬元立刻賺2萬,不少台灣有錢大戶還跨海到香港下單,一買就上千萬。
TVBS記者林婉婷:「3個月前買玉米,大約只要花12元,現在要多花1倍的錢,不過,您可以從別的地方,把錢賺回來。」


一顆顆金黃色的玉米,就像黃金一樣值錢,買玉米貴但是投資玉米卻賺錢。批發商朱建基:「美國那邊漲1成多。」


把玉米等農產品當成投資標的基金,最近都賺翻了,例如「德意志環球神農基金」,半年來漲幅超過25%,最低門檻一次買8萬,現在已經賺2萬。


寶源農業基金也漲了7%多一次買32萬,現在也賺2萬2千多,香港才買得到,但是不少台灣有錢大戶跨海投資,還有人一口氣下單1千多萬。投資研究員林秀璘:「未來10年農產品,會步入一個大多頭的行情,在這樣的價格下,大家對農產品的興趣就提高很多,尤其是投資人。」


眼看一包包玉米這麼賺,本來都沒有農產品基金的台灣,現在也趕流行要搶攻農產品基金市場;只不過礙於法規,國內基金不能直接投資穀物商品,只能投資農產品周邊商品能不能沾光,投資人在選基金的時候,還是得張大眼睛仔細挑。

一切吉祥 发表于 2007-7-22 10:06

油價漲速很嚇人,但在美國牛奶價格飆得更兇,平均價格可能比汽油更先突破每加侖四美元(每公升台幣卅四點六元)的關卡,極少數雜貨店牛奶零售價甚至一度飆到每公升台幣四十三元。影響所及,冰淇淋也跟著漲價。


乙醇和櫻桃香草冰淇淋有何關聯? (IMG:style_emoticons/default/y04.gif)

為了減少對石油的依賴,對生物燃料的需求增加,生物燃料裡面的乙醇提煉自玉米等作物。

當穀物被移作製造生物燃料時,飼養牲畜的成本增加,牛奶價格因而上揚。說是乙醇讓櫻桃香草冰淇淋漲價,並不誇張。 (IMG:style_emoticons/default/y15.gif)


美國密蘇里哥倫比亞大學農經系教授史考特布朗長期注意牛奶價格,

他引用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指出,

美國牛奶價格已經從今年元月的每加侖三點零七美元,在五月漲到三點二六美元,換算約每公升台幣廿六塊半到廿八元。 (IMG:style_emoticons/default/y22.gif)

每加侖汽油單價目前約為三點二美元(每公升台幣廿七點七元)。 (IMG:style_emoticons/default/y21.gif)


史考特布朗預測,牛奶價格在這兩個月將漲到每加侖四點二五美元(每公升台幣卅六點八元)。 (IMG:style_emoticons/default/y01.gif)

在俄亥俄州,某些雜貨店九日販售牛奶的零售價格甚至漲到每加侖四點九八美元(每公升台幣四十三元)。 (IMG:style_emoticons/default/y29.gif)



英國和澳洲的奶價也看漲,英國「觀察家報」引述業界專家稱,今年耶誕的牛奶價可能比目前上漲三成半。 (IMG:style_emoticons/default/y06.gif)

澳洲塔斯馬尼亞的牛奶批發價也可能在未來數月上漲兩成至兩成半。 (IMG:style_emoticons/default/y17.gif)


美國牛奶價格過去最高紀錄出現在二○○四年六月,約合每公升台幣卅一元。

美國這波牛奶價格上揚則是因為國外需求增加,中國大陸等新興國家的收入提升,對優質奶粉的需求也隨之增加。

一切吉祥 发表于 2007-7-22 10:10

在資源、人工、房地產、糧食等價格全面上漲的情況下,通脹已成為全世界央行迫切正視的問題。讀者可能奇怪,美國的通脹還只是2%多,並不嚴重;中國的通脹不是更低嗎?問題何在呢?



  原來問題源自通脹數據的計法,因而出現很大誤導,甚至傾向低估。以美國為例,消費物價指數(CPI)反映一籃子日用品的物價變動,這些日用品主要從中國等低成本的新興市場輸入,升幅自然不大。但很多服務業的支出,如育兒、教育、健康護理、運輸、旅遊、餐飲、住房等價格的漲幅,實質遠高於表面的通脹數字。此外,向來被視為通脹指標的非核心消費物價指數(CPI-X)把食物及能源價格排除其外,因為這些價格有季節性波動,並不能完全反映價格的趨勢;但近來能源及糧食價格長期高企,更呈上升趨勢,因此把食物及能源價格排除其外,令通脹不合理地被低估。



糧價全球性上漲



  能源及原材料價格的升浪已非新聞,過去幾年亦一直被視為全球通脹壓力的最大來源,但近來糧食已取代能源及原材料成為誘發通脹的最大源頭,而糧食價格的升勢對民生影響更大。鑑於這次糧價的上漲屬世界性的,從新興市場中國與印度到歐美國家,幾乎無一幸免。



  去年世界小麥價格到達十年來最高水平,今年小麥價格持續上揚。印度政府自去年12月以來採取提供庫存小麥保證市場供應等措施,努力壓止小麥價格上漲,但印度小麥價格在這段時期的漲幅仍達20%。埃及報刊均以「瘋狂的價格」形容食品價格的漲幅,牛肉價格兩年間漲了一倍;泰國、菲律實、印尼與南韓等的食品價格亦經歷多年來罕見的飆升。港人一向喜歡到曼谷旅行,相信對泰國食品價格上升也有很大體會。



  中國自上周傳出豬瘟的消息後,令豬肉價格創新高。其實自年初以來,內地生豬價格上升近50%。引發豬瘟的其中一個原因是豬農濫用抗生素,這與生物能源的應用關連密切。由於近年興起生物能源概念,豬農用作餵飼豬隻的飼料如玉米、小麥等,都可用作提煉替代汽油的乙醇。當這些飼料價格因需求而上升,豬隻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豬農自然不欲豬隻因生病而浪費飼料,故濫用抗生素為豬隻「保命」,違反自然定律,結果適得其反,不僅大大損害豬隻本身的免疫力,加速豬瘟蔓延,更令豬肉供應減少,最後引致豬肉價格創新高。



  歐洲方面的情況亦差不多,俄羅斯目前雖然完全實現糧食與飼料自給自足,每年還可出口約一千萬噸的糧食換取外滙,但莫斯科人在食品的消費卻令人嘩然,當地一公斤青瓜竟然要八美元,大米每公斤二點九美元,較去年漲價50%之多!麵包價格最近四年亦漲了70%。在德國柏林,幾乎所有食品亦都漲價了。



  上文已提及糧食價格上漲的原因,農產品用於生物能源的應用是罪魁禍首,繼而誘發農民不斷開闢新耕地種植農產物、人類與其他動植物互相競爭、全球溫室效應帶來的惡劣天氣、食物鏈失衡等,甚至手機磁場影響蜜蜂傳播花粉(開花結果),都直接影響大自然生態不平衡。



  生物能源的應用方面,由於用作提煉燃油的玉米、大豆及甘蔗價格上升,農民自然傾向利用農地種植這些農作物,令其他農作物的可耕地相應減少,繼而刺激全線農產品價格一併上升。上述提及豬肉價格上升的影響,亦引發周邊副作用。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出,玉米生產的乙醇燃料需求量增加,直接導致去年世界糧食儲備減少。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全球食品問題中心的學者指出,只要美國與歐洲停止使用生物燃料乙醇代替汽油,全球糧食及食品價格便會回落。但世界各國在國防、經濟甚至環保等因素爭相發展生物能源的大前提下,這種趨勢明顯難以逆轉。



  至於溫室效應方面,一些研究氣候變暖問題的專家最近發出預警,大饑荒的威脅漸漸地逼近人類。「大饑荒」或許略嫌誇張,但糧食短缺的危機卻是實實在在。有世界「糧倉」之譽的澳洲,今年便出現一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的旱災,令收成大受影響。澳洲總理霍華德早前宣布切斷該國主要農業區的灌溉用水,原因是該國主要農業區墨累達令(Murray-Darling)盆地正面臨空前的缺水危機,有限的水資源只能用來保障城市的最低用水需求。這個迫不得已的措施,為澳洲農牧業帶來災難性影響,因為這地區的農產品產量佔澳洲總產量40%,是「糧倉中的糧倉」。



  糧食價格飆升促使通脹壓力愈來愈大。以菲律賓為例,食品價格在CPI中佔50%比重,能源一項只不過佔7%左右。印尼的情況亦差不多,食品佔CPI的比重42%。香港的情況亦差不多,在人民幣升值加快、港元與美元掛鈎下,本港的生活所需品皆百物騰貴。



  與通脹一同來臨的便是加息。在全球傳統工業國家中,除了美國因樓市放緩拖累經濟,令短期內難以加息外,歐羅區、英國、澳洲、紐西蘭等主要工業國的利率皆處升軌,本港短期亦有加息的可能。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避險基金